附录(第11/35页)

何以言之?

其人与其才难道能够分离?

能!

刘邦认为韩信的军事才能确实值得一用,但对韩信其人却深怀戒备。尤其是韩信以一人之力,夺得整个黄河以北的广袤之地,灭了魏、代、赵、燕、齐诸国,军事力量比自己都强,刘邦岂能不用心戒备!所谓“解衣衣我,推食食我”,完全是刘邦笼络韩信的一种手段而已。韩信看不透刘邦,还以为刘邦是自己的刎颈之交,实在是大错特错。

武涉无功而返,另一个说客不期而至。

此人是谁?

鼎鼎大名的蒯通。

蒯通不像武涉一样默默无闻,秦末大起义一开始他就是游走于天下的著名谋士。陈胜在世之时,曾派武臣攻取河北赵地,武臣得了赵地之后,自号武信君,攻下赵地十几座城,但是,其余赵地诸城皆坚守不降,武臣将下一个进攻的目标锁定于范阳。此时,蒯通出场了。这是蒯通在秦汉之际的第一次出场。他进入范阳城,对范阳城的县令讲了一番话:

我听说你快死了,所以,我来慰问你;然而,我祝贺你因为我而能保全性命(蒯通说范阳令曰:窃闻公之将死,故吊;虽然,贺公得通而生)。

范阳县令大惑不解地说:凭什么说我将要死了(范阳令曰:何以吊之)?

蒯通回答说:秦朝的法令十分严苛。你当了十年县令了,杀人之父,断人之足,黥人之面,造成了无数冤家。他们之所以不敢宰了你,只是因为他们都畏惧秦法严酷。如今天下大乱,秦法已经失去了对人的束缚,所以,目前是这些人杀你的最佳时刻,这就是我为什么为你吊丧了。眼下,武臣的大军马上就到,而你还想坚守城池,范阳县的年轻人都想杀了,你去投奔武臣。如果你立即派人去见武臣,那么,也许可以转祸为福(对曰:秦法重。足下为范阳令十年矣,杀人之父,孤人之子,断人之足,黥人之首,不可胜数。然而慈父、孝子莫敢侓刃公之腹中者,畏秦法耳。今天下大乱,秦法不施。然则慈父孝子且俸刃公之腹中以成其名,此臣之所以吊公也。今诸侯畔秦矣,武信君兵且至,而君坚守范阳,少年皆争杀君下武信君。君急遣臣见武信君,可转祸为福,在今矣)。

范阳县令听了蒯通的话,觉得蒯通的话讲得非常有道理,便派蒯通作为使者去见武臣。

蒯通见到武臣之后,便对武臣说:你现在在赵地,每座城都须经过死战才能拿下来,我认为你这种做法不妥。如果你能听我的话,我可以让你不战而让守城的秦朝县令全部投降,不战而占领整个赵地,整个赵地可以发一声号令而得以平定(范阳令乃使蒯通见武信君曰:足下必将战胜然后略地,攻得然后下城。臣窃以为过矣。诚听臣之计,可不攻而降城,不战而略地,传檄而千里定)。

蒯通分析道:为什么范阳县令要作死战的准备?因为他害怕你一进城就会杀了他,贪恋富贵,贪生恶死。其实范阳县令已经准备投降,但又害怕你把他当做秦政府任命的官员而杀了他,就像你前面攻下来十座城池就杀死那些官员一样(蒯通曰:今范阳令宜整顿其士卒以守战者,怯而畏死,贪而重富贵。故欲先天下降,畏君以为秦所置吏,诛杀如前十城也)。如今连范阳县的年轻人也想杀了范阳县令,以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所以,也在积极守城拒绝将军。

根据这种分析,蒯通提出了自己的计策:你何不让我带回一方侯印,拜他为侯,封他为范阳县令?那么范阳县令就会率领整个城归降,当地的年轻人也不敢杀县令。然后,你让范阳县令坐着车,到各地县城去作一番宣传。各地县令一看范阳县令投降将军还能保全富贵,整个燕赵之地就会望风而降,将军不战就可拿下整个燕赵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