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大风歌(二十七)谋圣受封(第2/5页)

第六件事是阻封六国,集中力量,这是指什么呢?这指的是刘邦打得受不了的时候,曾经接受郦食其的意见,铸了六国的国君的印,想封六国的后代为国君,结果张良回来了,他请张良参谋一下,张良一口气说了个“八不可”,一不可,二不可,一直说到八不可,把刘邦说得嘴里含的饭吐出来,把郦其食臭骂了一顿,把铸好的印全消了,这是第六件大功。

第七件大功是劝阻刘邦,加封齐王,这是指韩信拿下齐地以后,要求封假齐王,刘邦不想干,而且骂韩信的使者,当时是两个人,有陈平,也有张良,主张封韩信,千万不能得罪韩信,这是第七件大功。

第八件大功是废止合约,追杀项羽,这个是指鸿沟议和,在楚河汉界,鸿沟议和以后,张良跟陈平力主追杀项羽,宁可背一个负约之名,撕毁和平协议,追杀项羽,这是第八功。

第九功,就是刘邦追项羽追到固陵,他的二十万人被项羽的十万人打得受不了,原来打算说好要来的,韩信不来,彭越不来,刘邦无奈,征求张良的意见,张良说,他们就是应该不来,您现在马上(把)项羽打败,整个天下都是你的了,人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人家不来,这个时候张良建议给韩信、给彭越都加封封地,他们就会来,所以刘邦就接受了张良的建议,给韩信、给彭越都加封了土地,所以这两个人领兵来,在垓下合围项羽,这叫固陵建议,合兵垓下,这是第九功。

最后一功,第十功叫建都关中,万世基业,其实第一个提出建都关中的是娄敬,刘邦当时在犹豫,支持娄敬的是张良,娄敬说你不要建都在河南的洛阳,你建都到陕西的长安,刘邦不听,然后张良说娄敬说得对,刘邦说行,立即走,同样一句话,说得虽然很对,关键看谁说呢?

画外音:

张良作为一个文弱之士虽不曾挥戈迎战却以军谋家著称,他一生反秦扶汉筹划大事,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所以刘邦封赏功臣的时候给了张良远远高于别人的奖赏。但是张良没有接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王立群:

汉初,刘邦在高祖六年十二月跟正月封侯的时候,大家都在争功,争什么功呢?争军功,杀了多少人,俘虏了对方多少将领,占领了多少城市,灭了多少国家,比这个呢,张良没有,所以在封侯的时候,刘邦表态,说张良是什么功劳呢?“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这就是张良的功劳,他是在大营中间谋划,能够决定千里之外的胜负,这就是张良的功。在所有人封侯的时候,刘邦都没有讲话,只有两个人封侯,刘邦站出来为他说话,他立了什么功?其中第一个需要刘邦站出来说话的就是张良,说他的功劳就是:“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怎么封呢?刘邦说了一句话:“自择齐三万户”,你自己挑,到齐国那个土地上你自己挑选三万户,这不得了啊,大家知道中国古代的封侯,最高的侯叫什么?万户侯,几百户到几千户,最高的封侯叫万户侯,刘邦一张口就是三万户,而且叫“自择齐地”,齐国是最肥沃的土地,你到那儿任意挑。

你可见刘邦对张良多好,张良怎么办呢?张良说了一段话,张良说:“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张良的话就说,当初我在下邳起兵,我在“留”这个地方,“留”就是今天江苏沛县东边这个地方,我在这儿和你相遇了,这是天意,这是老天把我交给你的,我提的意见你都听了,而且很幸运都实现了,这是老天的意思,我哪儿都不要,咱俩当时第一次见面是在哪儿呢?是在“留”,我就要留侯,你把那个“留”封给我就足了,三万户我不敢要。这一说,刘邦说这样吧,那就把留这个地方封给你,一万户,所以你今天读《史记》,张良的传叫什么?叫《留侯世家》,这个留是他自己挑的,留这个地方有个特殊意义,是张良跟刘邦第一次见面的地方,这很重要啊,把当初咱俩见面的地方封给我,什么意思?这是个纪念,张良要的是个纪念,而且是一个感激,我幸亏在这儿遇到了你,我今天才得了万户侯,张良不要三万户,只要了一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