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更糟糕的威廉(第2/6页)

尽管屋大维得到德意志使者的重金贿赂,但随着他那令人震惊的举动传遍罗马,他的个人声誉一落千丈。只要他出现在公共场合,迎接他的不是嘘声就是更糟糕的东西;暴民们聚集在宫外,不断地嘲讽侮辱他。两个星期后,他再也无法忍受辱骂,便逃出罗马。

腓特烈一世在罗马扶植自己的教皇不成,本已十分恼人,但这个教皇被逐之后的举动把事情变得更加糟糕。屋大维被拒绝进入罗马,于是在西北部城市卢卡(Lucca)周边的山区暂居。这位自称基督教精神领袖的人变成了强盗,专门抢劫途经托斯卡纳(Tuscany)的朝圣者。

如果西西里采取更加圆滑得体的方式,或许可以避免与受辱的德皇交战,但“恶人”威廉决定派荣誉卫队,护送他们支持的亚历山大返回罗马。这等于公开表示腓特烈一世实力虚弱,无法在意大利贯彻自己的意志。之后“恶人”威廉去世,冒犯腓特烈一世的后果就需要他的继承人来承担。

诺曼人和意大利人组成联军,试图延缓德意志的步伐,但此举进一步激怒了德皇。他消灭了这支小股部队,扫平了一些城镇,将所有居民驱逐至乡村。通往罗马的道路挤满了难民,他们都寄希望于这座城市的神奇能够阻挡侵略者。然而,他们的命运早已注定。公元1167年7月29日,德意志军队猛攻罗马,将他们压抑已久的情感发泄得痛快淋漓。他们推倒雕像,砍掉配件上的大理石板,掘墓夺宝。他们甚至连巴西利卡式的圣彼得大教堂都不放过。各路士兵破门而入,屠杀惊慌失措、紧靠圣坛(显然都是徒劳无益)的教士。

战斗结束才第二天,腓特烈不等尸体和血腥的臭味清理干净,便迫不及待地为另一位听话的伪教皇加冕,并严酷地表示,任何反抗者都会遭受同样的命运。他的这番话令巴勒莫陷入恐慌。西西里实际上放弃了抵抗,贵族们纷纷携财产逃跑。看起来西西里失败的命运已经注定。全城动荡不安,统治者又是不受欢迎的女人和没有经验的外国人。他们甚至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军队来抵抗德意志。只有天灾降临,才能拯救诺曼人。

幸运的是,上帝真的帮助西西里了。腓特烈一世给他的伪教皇加冕两天后,瘟疫暴发,击垮了德意志军队。罗马潮湿的气候和反常的炎热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腓特烈一世下令撤军,但他也被瘟疫缠身。到阿尔卑斯山时,德意志已经溃不成军。人们不再惧怕腓特烈一世,反而竞相嘲讽他。北意大利甚至不等他离开便正式宣布独立。更残酷的是,他们还封锁了所有经过阿尔卑斯山的通道。腓特烈一世只能忍辱负重,乔装成用人,方才逃回德意志。

这场奇迹般的胜利传遍了西西里,大大提高了玛格丽特和斯蒂芬的声望。尽管民众仍然憎恶斯蒂芬带来的法兰西侍卫,但他本人的确足以胜任行政长官。然而,斯蒂芬的改革大多牺牲了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敌视,因此后者多次密谋将他暗杀。而玛格丽特完全支持斯蒂芬。显然,只要他在位一天,贵族便无法分享权力。之后两年,斯蒂芬机智地避开贵族的谋杀,抑制了公众的不满,西西里局势平稳。

假如玛格丽特维持现状,就不会有任何问题,但她任命斯蒂芬为巴勒莫大主教,激发了民众的敌意。暴民袭击王宫,斯蒂芬和法兰西侍卫仓皇逃走,躲进教堂。为了避免流血,斯蒂芬只得同意离开西西里,永不返回。民众允许他和侍从走到海边,乘船前往圣地。

随着宠臣的失败,玛格丽特的执政生涯就此结束。尽管威廉二世还有三年才成年,人们口中的这个“西班牙女人”已经无力支撑。她保持摄政地位,但实权转移到威廉的导师——英格兰人沃尔特·奥普哈密尔的手上。沃尔特野心勃勃,不讲道德。他攀升到主教的高位,并在未来10年实际上垄断了内政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