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帝国崩溃(第5/5页)

自然,利奥本身并没有推举一位新皇帝的权力,但通过支持查理曼作为皇帝的地位,他可以昭告天下,《君士坦丁的赠礼》,也就是整个中世纪最为耻辱的伪造品,是正当合理的。85这一文件记载,教皇西尔维斯特曾经奇迹般地治愈了皇帝君士坦丁的麻风病,皇帝为表示感激曾经宣布在拜占庭退位,给予教皇统治西方的权力,以及为任何他所中意的继承人加冕的权力。这份文件用拉丁文写成,但拉丁文此时已落后于时代许久,并且文件中描述的某些事件发生时间在文件写作时间之后,但由于整个西方的教育落后,文化水平低下,一直无人发现真相,因此可以作为支持教皇的依据,并且在之后的600年中一直如此。

加冕仪式的消息在君士坦丁堡掀起了极大的震动。正如天堂里只有一位上帝,地上也只有一个罗马帝国和一位皇帝。伊琳娜或许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统治者,但这不意味着一个目不识丁的蛮族就能够与她平起平坐。这个亵渎神明的加冕仪式是对世界神圣秩序的冒犯,由教皇来举行仪式无疑是更加彻底的背叛罪行。当翌年年初粗野的法兰克人的使者来到君士坦丁堡提出缔结婚约的要求时,这种紧张气氛尚且未能得到改善,他们期望能够让查理曼与伊琳娜女皇结合,这样帝国便又会回到统一的局面,伊琳娜也能够像一位新时代的狄奥多拉一样同时统治东、西两个帝国。拜占庭群臣震惊不已,相比这位野蛮人公使傲慢自大的态度,更加令他们感到侮辱的是伊琳娜事实上正在严肃地考虑法兰克人的提议。如今大部分人都对伊琳娜的统治感到不满,她感到局势已经十分紧迫,因此答应这个提议可谓是一个完美的解决途径。

然而,她的臣民却并不愿意伊琳娜将他们的帝国交给一个野蛮的僭越者,他们很快便摆脱了这位声名狼藉的统治者。伊琳娜感到自己很难再继续坚持下去了。她的整个人生都在拼命地将权力攥在自己手中,现在已经是强弩之末,一群贵族几乎没费什么力气便将这位女皇推翻了。她很驯服地被囚禁在宫殿之中,这是她不久之前还在发号施令的地方,在这里她非常平静地目睹着人群在竞技场聚集起来,将她的一名财政大臣拥立为皇帝,然后同样毫无反抗地被流放到了爱琴海的莱斯博斯岛。

伊琳娜的下场不仅仅是为一段内外交困的统治岁月画上了句号,她的统治也是基督教国家唯一的,不存在争议的世俗代表的最后时代,见证了古老的罗马世界的没落。她的帝国与奥古斯都曾经建立的伟大帝国并没有多少相似之处,而这其中的差异比单纯的财力不足和经济崩溃都要复杂得多,因此她用金钱来收买人心的行动也只是目光短浅的失败尝试而已。东罗马帝国苟延残喘的旧秩序经历了漫长的时光之后,终于在西方彻底消逝,但劫掠和瘟疫仍然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损失,正如伊斯兰大军在西班牙、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和北非等地无休无止的进攻。

伊斯兰大军的前进势头令人震惊,此时查理曼的加冕仪式给人带来的震撼也同样巨大。拜占庭帝国此时在物质和精神上都遭受了巨大的压力,社会各个阶层都发生了转变。拜占庭从此不再是地中海地区当之无愧的中心,这里的温暖海岸曾经是文明最初的诞生地。君士坦丁和查士丁尼所建立的古老帝国最后的轨迹已经随着伊琳娜统治的崩溃而彻底消逝,如今拜占庭面临着四面强敌环伺的险境,随时随地可能会遇到巨大的威胁。如今想要着手补救已经太迟。拜占庭帝国要么顺应局势,要么只能坐以待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