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金色的耶路撒冷(第2/5页)

然而奇迹又一次拯救了他们。6艘英格兰和意大利的船只忽然出现在了附近一个荒废的港口,上面有食物和建造攻城工具所必需的铁质零件。穆斯林迅速派了舰队去封锁港口,但十字军已经把物资全部搬走了,营地里一片欢欣鼓舞。光秃秃的犹太山地(Judaean Hills)上没什么树,建造器械的木材不足,于是十字军又派出搜集队去寻找各种材料。最后,坦克雷德在撒马利亚(Samaria)找到了足够的木材,士兵们又花了大半个月,把它们拉回了42英里(约合68千米)之外的耶路撒冷营地。

在炎热的夏天,这项工作既沉闷又折磨。随着6月渐渐过去,领导者的脾气也逐渐火暴起来。把旗帜留在伯利恒圣诞教堂(Church of the Nativity)的坦克雷德坚称城镇和教堂都是他的。其他亲王对此激烈反对,他们认为这样的圣地不可能只为某一个人所有。

在耶路撒冷的控制权问题上,争论更加激烈。亲王们认为,他们当中的某一个人届时应该成为国王,但这个人究竟是谁,显然不可能达成共识。神职人员和军队则反对国王这个概念,因为没有任何基督徒有权在王中之王生活过的城市加冕。

到了7月初,领导者的纠纷、持续不断的危险和枯燥乏味的工作,让很多人的斗志消磨殆尽。终点就近在眼前,逃跑本是不可想象的,但现在又有士兵试图沿着海岸寻找返回欧洲的船只。情况实在糟糕,又需要神明的介入了。

7月6日,一名神父声称阿希马尔的灵魂在梦里找到了他。这位饱受尊敬的主教让亲王们停止争吵,称胜利触手可及。按照主教的指引,他们需要斋戒,并赤足绕着耶路撒冷走一圈。如果忏悔之心足够真诚,城市就将在9天之内陷落。于是亲王们立刻下令全军绝食3天。

7月8日星期五,城墙上的穆斯林守军惊讶地发现十字军组成单列纵队,开始进军了。神职人员捧着圣物,后面跟着亲王、骑兵和步兵,最后是非战斗人员。75所有人都赤着脚,身着简朴的朝圣者服装,城墙上的大声嘲笑也被他们刻意忽略。

绕城一周后,十字军的领导者来到橄榄山,隐士彼得在这里展开了一次慷慨激昂的布道。他的演说天赋丝毫没有因为连年远征而减弱,与当年煽动法国农民时一样令人热血沸腾。所有的亲王都深受感动,尤其是雷蒙德和坦克雷德,他们发誓要为了东征抛开成见,倾力合作。

之后的5天中,十字军有条不紊地做着最后的准备。两座强大的攻城塔开始了收尾工作,大量土块被尽可能运到了靠近城墙的位置。7月14日,总攻开始了。

亲王们一致决定,两座攻城塔由雷蒙德和戈弗雷分别指挥。两人各花了一天时间,试图让塔楼就位。雷蒙德的那座率先靠近,但守军的激烈抵抗让它无法搭上城墙。戈弗雷的那座在15日清晨搭上了城墙,但是士兵也无法前进一步。

现在双方都开始了殊死一搏。十字军的人数已经不足1.5万,还不到当初抵达小亚细亚时的一半。为了推动攻城塔,骑士们不得不暴露在守军的弓箭、落石和希腊火76之下。士兵伤亡惨重,战死的人数高达四分之一。如果再不拿下城池,所有的希望就要破灭了。

7月15日中午,在戈弗雷的攻城塔上,两位佛兰德斯骑士成功翻越了耶路撒冷的壁垒。坦克雷德紧随其后,77并在城头杀出了一片空地。十字军立刻架起了云梯,骑士们奋勇爬了上来。穆斯林守军有些犹豫,因为还有一些抵抗的时间,但随后大门打开了,所有军队都涌进了城里。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很难评价。可以肯定的是,城里没有什么抵抗。双方都知道征服者有权杀戮。但在中世纪,投降的人一般都能活下来,而抵抗的会被杀死。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军队当日便遵循了这一原则。接下来就是常见的野蛮场景:成年男子被推下城墙,砍掉头颅,其他人则被乱箭射死,或是推进城里随处可见的大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