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聚义的背后(第2/2页)

更巧的是,孔亮在被呼延灼捉住的时候,孔明和武松碰在了一起!

早在武松杀了张都监之后,就在宋江的介绍下,和孔家兄弟有过一面之缘,现在他乡遇故知,两个人会说点什么呢?

在孔明表达了攻打青州的真实想法后,武松饶有兴致地告诉对方:

“足下休慌。我有六七个弟兄,现在二龙山聚义。今为桃花山李忠、周通,被青州官军攻击得紧,来我山寨求救。鲁、杨二头领同了孩儿们先来与呼延灼交战,两个厮并了一日,不知何故,呼延灼忽然夜间去了。桃花山留我弟兄三人筵宴,把这踢雪马送与我们。今我部领头队人马回山,他二位随后便到。我叫他去打青州,救你叔兄如何?”

好了,现在因为孔明要救自己亲戚,武松答应帮他联合二龙山和桃花山的势力,一起攻打青州。

武松的这一构想拿到二龙山管委会一说,其可行性遭到了杨志先生的严重质疑:

“青州城池坚固,人马强壮;又有呼延灼那厮英勇;不是俺自灭威风,若要攻打青州时,只除非依我一言,指日可得。”

杨志的建议是:请梁山人马!杨志的理由:

“俺知梁山泊宋公明大名,江湖上都唤他做及时雨宋江,更兼呼延灼是他那里雠人。”

这话,显然应该武松和孔明去说,怎么轮得到杨志呢?

显然,对招安充满了向往的官迷杨志,已经被一个人策反了。

这个人,就是武松。

所以,当这个建议出台后,唯有鲁智深充分发扬了怀疑主义精神:

“只见今日也有人说宋三郎好,明日也有人说宋三郎好,可惜洒家不曾相会。”

孔氏兄弟早就和宋江交好,你们既然要打青州,为何不直接去找宋江,而到二龙山诉苦呢?

武松并非没有头脑,他为什么就不能提议请梁山的大哥宋江帮忙呢?

只能说明:他们三个人,心中有鬼!

事实应该是这样的:孔家兄弟造反,是宋江安排的;造反之后,以救助亲戚的名义攻打青州,是宋江安排的;由武松策反杨志提出请梁山人马攻打青州,也是宋江安排的。

现在,爱好当官的杨志提出来请宋江出马,晁盖就没法多心了,这毕竟不是宋江的心腹兄弟。

鲁智深无力反驳,毕竟见死不救,不符合他的性格。

打了青州之后,大家也只有投托大公司梁山,才能生存下去了,这样三山由分公司,入股到梁山集团,就合情合理了!

只不过,武松这样的人,对宋江这样心思缜密的权谋之术,越来越反感了。

武松,由第一个主张招安的人,最后成为第一个反对招安的人,恐怕,就是因为这一点。

不要小看了生活中风平浪静的水面,它们常常暗流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