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革命化作幻影(第2/2页)

假使方腊在遭到人们质疑后,不再宣传自己有天子的福分,他就是一个聪明人,他学会了审时度势,学会了利害得失。正因为他为了自己的理想,不计利害,不计得失,他迈出了实现理想的第一步,最终赢得了人心,完成了自己当皇帝的伟业。

由于宋徽宗不关心群众疾苦,惹得百姓大怨,人人思乱,方腊乘机造反,在清溪县内帮源洞中,起造宝殿、内苑、宫阙,睦州,歙州亦各有行宫,设文武职台,省院官僚,内相外将,一应大臣。

方腊共打下了八州二十五县,都是富饶的南国之地,兵多将广,很有潜力对抗大宋朝廷。

果然,宋江和方腊一交手,就损失惨重。另外,还有一个原因,跟宋江混的那帮兄弟都看出来了,朝廷根本没有让他们封妻荫子的想法,不过是让他们送死而已。

这个时候,不仅仅是柴进有想法,李俊同学想法也不少。他在攻打方腊的时候,在太湖认识了一个同行费保,也是在水上烧杀抢掠的好手。两人一见倾心,费保告诉李俊:“哥哥(是指宋江)在梁山泊,勋业到今,已经数十余载,更兼百战百胜。去破辽国时,不曾损折了一个兄弟。今番收方腊,眼见挫动锐气,天数不久。”

那意思是,宋江要完蛋了,赶紧找别的出路吧。

李俊当然得好好盘算盘算,本来自己跟宋江混,就挺委屈的。但李俊还没盘算好呢,柴进就付诸行动了。

柴进毛遂自荐,向宋江要求,去方腊那里当间谍,以报答宋江大哥当年对他的救命之恩。

宋江当时可能有点懵,主要是方腊太难打了,实在找不到特别好的办法,他竟然同意了。

柴进还提出,应该让燕青跟他一起去,这家伙机灵,就这样,他和燕青上路了。

柴进到方腊那里求职特别顺利,他化名柯引,告诉人们,自己是中原一秀士,能知天文地理,善会阴阳,识得六甲风云,辨别三光气色,九流三教,无所不通,遥望江南有天子气,所以特来投奔。

方腊当时也挺难,宋江他们不是省油的灯,现在柴进又带来这么鼓舞人心的好消息,就将柴进收在了自己的身边。半个月后,方腊身边的人,都喜欢上了柴进,当然最喜欢柴进的,还是方腊。突出表现在他觉得柴进处事公平,于是把自己的女儿金芝公主许配给了柴进。柴进做上了方腊的驸马,这对柴进是多么大的利好消息啊。

此时,宋江的攻势越来越凶猛,方腊有点坐不住了。结果柴进告诉方腊:“父皇别怕,我夜观乾象,发现宋江阵营内,将有十来个战将向您投降,都是您的开疆拓土之臣。”

我觉得,柴进先生并没有说假话。

柴进的兄弟也不少啊,何况现在他和燕青,就有两个人了,再笼络八个,像李俊这样的,难吗?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计划赶不上变化。宋江这小子突然撞大运,竟然把方腊的宫殿给攻破了。没办法,方腊只能退守自己起家的地方——帮源洞。这地方可不大,看到方腊大势已去,柴进伤心了。

是陪方腊和朝廷对抗到底,还是出卖方腊,放弃自己的复国追求?

柴进还是没魄力,在关键时候,他出卖了方腊,真不愧是一个皇族出身、审时度势的小人。

柴进自告奋勇,要求杀掉宋江等人。在上阵之后,耀武扬威,取得了方腊更深的信任后,突然在阵前向方腊的大将方杰下手,那一刻他心如刀绞。

他当然不是因为同情方腊,而是他的复国大业。在失去了方腊这样对抗朝廷的力量之后,柴进的复国大志彻彻底底地变成了梦幻泡影。

当一个有追求的人,无法实现自己的追求,只能为生存而委屈的时候,他才是最痛苦的,也是最无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