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客至(第3/4页)

贾琮淡淡道:“子川兄,你不觉得让对手小瞧,是件难得的事么?”

陈然一滞,又道:“他们根本不认同你那些说法,心里指不定在笑话你天真。”

贾琮看了他一眼,奇道:“难得今日我说的天花乱坠,和他们大战三百回合,他们就能认同我的话?”

陈然好似明白过来,摇头道:“绝无可能。”

吴凡嘿嘿笑道:“所以小师叔才拿那番话,堵住他们的嘴。否则啰嗦起来哪有安静的时候?小师叔先前压根儿就没想和他们多说什么,是他们非逼着小师叔说的。却不想小师叔用这番大白话,噎的他们有口难言,哈哈哈哈!”

陈然依旧想不通,道:“他们多是举监,有个举人身份,怎么会赞成新法?他们难道没有接受土地投献?我听说,外省的举子乡绅就没一个不骂新法的。”

举人可以免税,所以农户们通常愿意将田地投献到举人名下,给举人交租,以此免除朝廷税赋和徭役。

合下来,远比自家持有便宜的多。

而举人也凭白得到诸多田地收租,大发横财。

有听说过穷酸秀才的,却没听说过穷酸举人的。

说白了,举人是借朝廷优容养士的政策,反过来挖朝廷的根基。

然而若是士绅一体纳粮的话,举人的特权就没了。

多收的田地,也要交税,遇到灾年,甚至入不敷出。

对有功名的人来说,极大损坏了他们的利益。

所以现在各地乡绅们闹的厉害,甚至出现了生员罢考的大事。

因此,陈然不解。

贾琮呵呵一笑,道:“国朝自开国至今,已逾百年,太平了这么多年,你想想,各省有多少有功名的举子进士?而现在新晋的举子,就算中了举,黄榜有名。可哪还有那么多田地给他们投献?尤其是那些科举大省。”

陈然恍然大悟,一拍额前道:“是了是了,我怎忘了这点。

我之前在山东巡抚衙门就听父亲与手下的幕僚叹息过,虽然《大乾优免则例》有明文成法:

现任京官甲科一品免田一万亩,以下递减,至八品免田二千七百亩,外官减半,致仕乡官免本品十分之六。

未仕乡绅优免田最高达三千三百五十亩,生员、监生八十亩。

但实际上,此成法根本没用。

生员倒也罢,一旦中了举,哪一个不是大肆收献土地,谁还在乎定例?

哦……我明白了!

你的意思,是他们吃不着,也不想别人吃,干脆掀桌子?

是了,看着前辈们享福受用,他们连赁房屋的银钱都凑不齐,的确不平。”

贾琮摇了摇头,没有再明说。

吴凡却转了转小眼睛,懒洋洋笑道:“怕不止如此罢?他们多半是想清算了前辈们的田地,以后再自己接手。”

陈然晕乎道:“难道他们就不怕新法?”

吴凡有些无语的看着张然,道:“子川,日后你还是专心做你的匠艺吧,否则再这样咋咋呼呼江山社稷万民百姓的,早晚把你爹坑惨。”

陈然气急道:“分明是你说话不明白!”

贾琮看了眼吴凡后,对陈然道:“子川兄,吴凡的意思是,等清算完前辈,国库也充盈了,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这些新党功臣,也就有资格动手了。刚不能久,天下总归还是要靠读书人来治理。优容养士的根本政策,不会真正动摇,早晚还得如从前……子川兄,吴凡说的不差,你在仕途一道,着实天赋有限,不如专于你的匠艺之道。”

陈然闻言面色沮丧,道:“我也自知天赋不佳,若非如此,家里也不会把我丢到国子监自生自灭。可是做手艺活儿,又能有什么出息?”

贾琮笑了笑,道:“其实不然,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再者,你做自己喜欢的事,就足够了。何苦非要掺和到那些超出能力范围内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