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南北(十五)(第4/6页)

日本比沧州容易解决,至少在海军的眼里,就是这样的。杨从先也不否认。

辽人如今换了战术,天天遣人乘海舟泛波沧州,登岸劫掠。杨从先则没打算去管。就凭沧州海岸的水文,杨从先就不敢派战舰过去。免得搁浅在潜滩上,干望着辽人的小舟登陆不说,说不定就出不来了。

那种隔着岸边两里外,就能把船给搁浅的地方,杨从先在他的舰队里面,找不到合适的船进去。全都是吃水极深的大型舰船,适合滩多水浅的,只有老式的平底沙船,可惜在讲究远洋航行的海军中,找不到这种类型。

可能蒸汽引水船还能在那边跑一跑,不过正是因为用了蒸汽机驱动,杨从先也不能,万一在海上发生故障呢,要是被辽人趁机夺了去,多少惩罚都抵不过罪名的。

杨从先默认,向宗良低声问道,“相公可有回话?”

“还没有。”杨从先偏过头,打量着向宗良,“尧臣兄意欲如何?”

向宗良表露来意,“希文兄如攻日本,小弟愿附骥尾。”

……

同一个时间,不同的地点。

韩冈听到章惇的话,问道,“子厚兄欲取日本?”

章惇声色俱厉,“北虏骚扰海疆,登岸劫掠,残我子民,夺我财富,甚至断我沧州驿路。是可忍,孰不可忍?!”

都堂议厅,只有韩冈还能保持轻松自如的神色,“冈之意,正与子厚兄相合。”

“哦。”章惇有点吃惊,前段时间,韩冈可是否定了攻夺日本的想法,才几天过去,怎么就又变了。

章惇从韩冈的态度上看不出是临时变卦,还是当真早有此念,不过韩冈既然这么说,那他就信了又如何?

韩冈能从章惇的反应中看到他的疑惑,之前韩冈的确曾说过不宜扩大战线。海军的职责是清除海上的辽国势力,而不是攻夺日本。但辽人大举南下,再坚持之前的想法就太不知变通了。

不论是河东和河北,面对辽国举国之兵,暂时还是以守御为主,如此一来,不免有损都堂的英明神武,不过一旦从辽国手里面夺了一块地皮下来,对都堂来说,就能挽回些许颜面,要是能拿得更多,那都堂的名望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尽管在这过程中,靠海的福建商会能占到大便宜,但韩冈并不介意扩大福建商会的势力范围,只要不侵占雍秦商会的势力。

对手从来都是皇权,韩冈坚持自己的想法,章惇也会明白这一点。

“相公!”张璪提醒道,“现如今的日本,不是两三万人就能打得下来的。”

章惇立刻道,“那就增益兵马,我就不信辽人不出洞。”

而韩冈比章惇还要积极,“夏日将至,台风亦将至。如果当真要攻倭,可不能耽搁一时半刻了。”

……

河东的目标是大同。

折可适不知道都堂是怎么决定的,但他从熊本话里话外,都听到了一丝消息。

似乎有心为朝廷开疆拓土。

但如果只靠河东一地,想达成这个任务,终归是幻想。

河北禁军在籍人数为十八万三千人,总计四百七十七个指挥。其中经过整编,重新登记兵籍的指挥,共六十二个。

也就是说,只有六十二个指挥是确认满编,而剩下的四百多个指挥,兵员实数与兵籍上的数目有着相当大的差距。

尚幸辽国上一次入寇河北,也不过过去十年,原本因为澶渊之盟带来的八十年太平辰光而完全腐化的河北禁军,已经有所恢复。

河东禁军的情况要好于河北禁军,经历过战火硝烟,也接受过宰相的指挥,兵械装备同样不输给河北禁军,只比神机营稍逊,但想要拿下河东,还是差了那么一点——兵力不足是关键。

“熊本打算怎么打?”坐在上首处的折可大问道。

折可适道,“不管他怎么打,不要想我折家军往枪口上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