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1章 年底算账了(第3/3页)

另外,原本耗资巨大的辽东战场,在每战必胜,每战必有所得的情况下,大大减轻了后勤压力。更有南洋海运而至的粮食,上下半年各一次的大规模运输,也大大缓解了辽东的粮食问题。

在文华殿内诸位大明高官的口中,已在向皇上禀告辽东所占之粮田,矿山,城池等等收获。原有的辽东秩序已经被建虏糟蹋了个干净,如今的辽东,基本上是无主之物。朝廷光复辽东,所有的一切都能有朝廷来做主,这又将是朝廷的一笔巨大的收入。前线将士的血战功勋,已经能用这些土地来赏赐,而不需要朝廷再额外多付出,从而又是大大减轻了朝廷压力。

崇祯五年的第三件大事,便是卫所军制的革新,联动都察院的扩容和服舍违式的重申。这三项国策互相关联,正是因为服舍违式的重申,需要都察院的扩容来监督,而其人力可来自卫所军制的军户。反过来,服舍违式的执行,使得那些大明有钱商人大大出血,祖制不可违,豪商背后的官吏也无话可说。

这方面的所得,并不完全以银两来衡量。其中一些用于童校,资助学童;一些用于铺路修桥,造福地方;一些用于……不管是什么方面,这些原本由朝廷负责,用百姓赋税所得来做的事情,如今不用出一分钱而能成,可以说,此举大大减轻了朝廷的压力,大大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与这几件大事比起来,其他事情就显得影响小了些。可要是换成以前的话,照样是了不得的大事。

比如纸币的发行,在前期信誉的累积之下,在朝廷财政实力的提高下,纸币和库存银两已经不是一比一的印制发行。在纸币印制这个角度来说,纸币终于实现扭亏为盈了!虽然纸币和库存银两的比例其实还是很接近一,但至少已经盈利而百姓对此并没有特别大的反响。

纸币的价格,依旧是那么坚挺。由以前大明宝钞的例子在,这么一对比之下,让大明文官们常常觉得不可思议,想想却又觉得理所当然。

与之对应的,还有大明建设银行的盈利,主要来自于存贷款的息差以及异地提取的手续费,这一年已经达到了十万两之多。这其中,从厂卫调查上来的情况看,大明建设银行的存在,大大促进了大明南北货物的流通,越来越多的百姓得有机会去经商,去买卖,生活条件也得以改善。可以预计,在来年,这一块还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因为海贸的旺盛,必定也将带动大明建设银行的盈利。

可要说对大明的未来,最具有深刻影响的大事,其实还是蒸汽机的正式亮相,所带来科技的传播。从崇祯五年开始,东方的逻辑学不再需要从头诞生,科技的传播和进步,就从这一年开始。

这一年中,其实还有大事,比如刘懋在主持的水泥修路之事,目前还没有显出多大好处,可只要路修多了,大明的交通将会有一次飞跃,这个意义也是非常深远的。

还有,经略洞吾,开始实质的藩王海外分封的长远国策。不过这事目前还没有广而告之,甚至连文华殿内的这些大明高管们,也没几个人知道。

崇祯五年的总结,大概持续了两天,才算告一段落。这一年的收获,让大明君臣都可以用舒畅的心情来过个好年了。

然而,这都大年三十了,崇祯皇帝却发现,似乎周皇后的心情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