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0章 御驾亲征(第3/3页)

听到济尔哈朗的这番话,其他满清头目不由得都是赞同。就连皇太极,也不再沉默,立刻下旨,重新传来辽阳的报信信使,询问详细情况。

第一个信使的答复是,确实有明国夜不收拦截,但人数不多,很容易就甩脱了。

而第二个信使的答复,就比较悲壮了。他在赶来沈阳报信的路上,护送他的同伴,是拼死拦住了企图把他们拦下的明军夜不收。说到后来,这个信使已是激动地留下眼泪道:“陛下,若无他们的舍身拦截,奴才是不可能把消息安然送过来的。大家都盼着援军,否则辽阳不保啊……呜呜呜!”

此时此刻,没人怪罪这信使的御前失礼,他们都明白,这次明军大举来犯,所有大清军卒都是明白,此乃大清存亡之战,任何人都没有退路,只有舍生忘死地拼命了!

在男儿呜呜声中,末路的悲壮气息又弥漫在崇政殿之中。

过了一会,代善叹息一声,向皇太极奏道:“陛下,老臣以为,卢象升临时发兵攻打辽阳,虽然也有派夜不收拦截信使,可终归是事急突然,不可能面面俱到。而且,阿敏反应也很快,第一时间派出了信使。这两方面一凑起来,如今这情况就不奇怪了。这一点,从辽阳信使先后送信的难度,也足以说明。如果老臣所料不错的话,辽阳那边,怕是派不出第三批信使了。”

皇太极等人听了,不自觉地点点头,算是认可了这种说法。济尔哈朗更是走到那信使面前,伸手扶起跪地流泪的信使,拍拍他的肩膀,想说什么,可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只是微微叹了口气。

皇太极看着,同样沉默了一会,而后决定道:“诸卿按照之前所议,回去准备,朕亦会派出探马,如若明早之前,再无信使到达,便不得拖延,立刻救援辽阳!”

“喳!”殿内满清头目再次齐声回应,而后终于出了崇政殿散去。

很快,辽阳城内变得更为喧哗了,不过不再是欢呼庆祝声,而是人喊马嘶声。许多建虏想不明白,为什么前一刻才有大捷,后一刻辽阳就危急,需要大清皇帝领着倾国之兵,赶去救援了。

对于这个情况,皇太极已经没心思去关心了,他要御驾亲征,虽然比崇祯皇帝要简单多了,可照样有很多事情要处理的。忙到夜幕降临,也没得到信使,他就知道,不用派出去的探马回报,估计辽阳那边已经彻底联系不上了。

得到各路上报的消息,皇太极又不由得叹息。卢象升的调虎离山之计,终归是有用的。两黄旗的精锐都被豪格带走了。而且为了赶路,战马也拨走了一大半。如今沈阳城这边能集结起来的援军,就没有多少骑军可用!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又恨起了范文程,平时表现得像诸葛亮一般,可一旦真做起事情来,却老是出问题。还亏了自己看重他,都不惜用异姓王来激励他。如今倒好,他携带大量金银珠宝去了关内后,就杳无音信,而所谓的帮自己在辽东明军中安插内应,却给大清带来了兵力严重不足的局面。

范文程,该死!

如果地狱十八层中的范文程,要是知道自己被皇太极如此惦记的话,也不知道会不会后悔?

等到第二天一早,几乎所有的满清军卒,都已经集结到了沈阳城外。这时候的沈阳城,几乎就是空城一座了。原本有老弱妇孺,可之前为了节约粮食,都送往朝鲜去了。

皇太极同样一身戎装,看着凑出来的两万多军卒,缓缓地扫视而过,见这些大清军卒,一个个面黄肌瘦,有的就犹如一根竹竿一般,在他眼里,按照以前精锐衡量的话,恐怕也就各王公贝勒手下直属的那些兵卒能算了。

可不管如何,此乃国战,只得凑齐最大的力量,增加胜利的砝码,为大清之存亡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