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58章 一着妙棋(第2/3页)

薛绍登舟之后武则天先行叫停了音乐,问他何事?

薛绍就把奏章一递,武则天阅后大喜,连声赞道:“王孝杰果然将才也!”

薛绍道:“王孝杰远征数千里,师老兵疲仍能一鼓而下战退吐蕃收复弓月城,实属不易。陛下理当予以嘉奖!”

“此是必然。”武则天扬眉吐气的一脸喜色,说道:“承誉,你秉诚公心用人得法,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亦是功不可没。朕也要重赏。”

薛绍笑了一笑,说道:“陛下,臣做的都是份内之事,不敢邀功。其实此次西征,臣最多只是出了一两个点子,具体事务都是夏官侍郎姚元崇在亲历亲为。若论功劳,王孝杰与阿史那忠节当属第一,姚元崇也是功不可没啊!”

武则天点了点头,微笑道:“承誉,你把功劳全都分给了王孝杰与姚元崇,那你自己辛苦这一趟,所为何图呢?”

薛绍眨了眨眼睛,笑道:“同僚和属下能干,臣就能减轻负担清闲度日。这是上等的美事啊!”

“你呀!”武则天指着薛绍,呵呵直笑,“你就生怕朕会对你论功行赏,把你捉到政事堂吗?”

“嗯,是的。”薛绍一本正经道,“政事堂事情太多规矩更多,太累太拘谨了,严重不适合微臣。”

“罢了,朕说不过你。”武则天无奈的摇头而笑,“朕会下敕嘉奖王孝杰与西征将士。另外,朕早想把姚元崇提拔到凤阁来用事。你意下如何呢?”

薛绍表情一变,急道:“陛下,你这是挖人墙角啊!姚元崇走了,臣还不得活活累死?”

“大胆!”武则天佯怒,斥道:“姚元崇是大周的臣工,朕想怎么用他就怎么用他,你还能有意见了?”

薛绍苦笑,“那陛下总该给我补一个能干的人上来吧?”

武则天微笑道:“此次武举办得很不错,员外郎萧至忠居功甚伟。这些年来他一直任劳任怨,如今更是政绩突出。朕考虑过了,就将萧至忠提为夏官侍郎,补上姚元崇的空缺。再让你的三弟薛绪,顶上员外郎的空缺。如此,你总该满意了吧?”

“这个……”薛绍眨了眨眼睛,说道:“臣倒是没有意见。倒是我那三弟是个缺心眼的憨货,他就一门心思非要扎在秘书省做他的校书郎。臣和兄长屡次劝他另谋出路,哪怕做个州县外官去积累一些从政经验也好,但他就是不听。臣也是无奈!”

武则天点了点头,说道:“这倒是让朕想起了裴炎。想当初,裴炎也是无心仕途潜心治学,在史馆一钻就是十几年。朕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觉得如今肯于潜心治学的人,真是不多了。尤其是出身名门的薛氏子弟,谁不想早日步入仕途谋得高官呢?令弟出身高贵又有两位兄长身居要职,还是国子监出身的进士榜眼郎,却能清心寡欲虔心治学,实属不易。或许你们三兄弟当中,还只有薛绪最有希望接过令尊的衣钵,成就一代文宗了。”

薛绍呵呵直笑,“陛下是在数落微臣不读书了?”

“那也不是。”武则天笑道,“朕知道你手不释卷勤奋刻苦,但你不是传统的儒家士大夫,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汾阴薛氏是诗书门第,每一代都会要出几个当代鸿儒。令弟在科举应试当中输给了薛稷只得第二名,想必他的心中是有所不服的。朝廷的秘书省乃是天下最大的藏书之地,既然他能耐得住寂寞在那里潜心攻书,也未必是坏事。因此,朕就不做揠苗助长之举,将他从书斋里赶出来了。但是,总该有人接手萧至忠留下的职务空缺,专门主管讲武台与武举一事。你说,谁人堪用?”

薛绍想了一想,说道:“臣保举一人,但又怕陛下不答应。”

武则天就笑了,“承誉敢开口,朕就敢答应。”

薛绍嘿嘿的笑了笑,说道:“洪县县尉魏元忠,堪得此任。陛下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