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哥特人第三次远征蹂躏希腊(253—268 A.D.)(第2/2页)

哥特民族在这几次远征中认为已经克服巨大的危险,获得应有的荣誉。但那些在哥特人旗帜下共同作战的部落,在史料不完整的时代里,有时会有所区分让大家知道,有时就和哥特人混杂在一起无法辨别。由于蛮族的船队从塔内斯河口出发,对于这样一个人种混杂的团体,我们就经常用一个含糊而熟悉的名字称呼他们为西徐亚人。[586]

人类遭遇到灾难,不论是多么有名的人物死去,多么高大的建筑物倒塌,过不了多久就会被人抛在脑后。然而我们却无法忘怀以弗所的狄安娜神庙,曾经遭遇七次灾难,每次修复更能增加光彩,最后在哥特人第三次海上入侵中被烧得片瓦不留。唯有在希腊的艺术和亚细亚的财富通力合作之下,才能建成这样神圣而宏伟的建筑物,使用127根爱奥尼亚型大理石柱[587]作为支撑,每根有60英尺高,都是虔诚的帝王所奉献。雕刻大师普拉克西特列斯[588]所设计的祭坛,从最有名的传说中选择装饰的题材,有拉托娜那对金童玉女的诞生[589]、阿波罗杀死独眼巨人后的藏匿、酒神巴库斯饶恕被击败的亚马逊女战士。以弗所神庙的长度只有425英尺,约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三分之二,[590]在其他方面,就更不如这座举世赞誉的现代建筑了。一座基督教十字架形状的大教堂,所伸展出去的双臂,比起异教徒椭圆形的神庙,需要更大的宽度才能容纳得下。如果提出要在空中修建一个与万神殿同样大小和比例的拱形圆顶,即使是古代最大胆的艺术家也会为之吃惊不已。不管怎样,狄安娜神庙被认为是世界奇观之一而受到赞美,波斯、马其顿和罗马这些代代相传的大帝国,尊敬它所代表的神圣地位,尽力踵事增华使其更为光彩耀目。[591]但是波罗的海粗俗的蛮子缺乏艺术欣赏力,厌恶异国的迷信所带来的恐惧感。[592]

另一种与入侵有关的状况也值得注意,当然也可以认为这是现代学者异想天开的看法。他告诉我们说是哥特人洗劫雅典时,把搜集到的图书全部堆起来,就像火葬一样将希腊的学识全部烧掉。这时有位首领比起他的手下更有策略性的眼光,几句意味深长的话就让他们打消焚书的做法。他说还是让希腊人去潜心研究学问,这样他们就不会重视武备。[593]这位精明的理论家(如果真有其事的话)用的是无知蛮人的思维理则,要知道在最文明和强势的国家中,各种天才人物都会在同一时代出现,也只有科学的时代才是军事武力最有成就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