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章 鸿门宴(第2/4页)

同时,阿列克谢又不断引进欧洲的先进生产技术,鼓励欧洲商人在俄国投资办厂,促进了俄国手工工厂和市场的逐渐形成。

如果仅仅只是在生活、政治和经济方面靠拢欧洲,斐迪南三世和英诺森十世也绝对不会对阿列克谢保持这么高的警惕,反而会笑的合不拢嘴。

真正是斐迪南三世和英诺森十世对阿列克放保持警惕的原因,是阿列克谢一直没有停下来的战争脚步。

通过各种方面弄到了银币,增强了沙皇俄国的国力之后,阿列克谢就直接出兵,收复了被波兰吞并的斯摩棱斯克、切尔尼戈夫、谢韦尔斯克等地区。

而在此之后,阿列克谢一直就在打着乌克兰和波兰的主意——直到赫梅尔尼茨基正式向沙皇阿列克谢提出请求,要求其同意将扎巴罗热为中心的东乌克兰并入沙皇俄国。

如果斐迪南三世和英诺森十世知道阿列克谢统治下的沙皇俄国还曾经跟大明帝国硬刚过正面,只怕两个会忍不住对阿列克谢顶礼膜拜——你是怎么活到现在的?

当然,无论斐迪南三世和英诺森十世再如何佩服阿列克谢,也仅仅只是对他敢于作大死的大无畏精神感到敬佩,实际上却没有半分向阿列克谢学习的意思。

尤其是当斐迪南三世和英诺森十世站在“盘古号”的甲板上面之后,这种对阿列克谢作大死的精神就更加佩服了。

甲板上左右军士皆全装贯袋,持戈执戟而立,看着战战兢兢的两个人,崇祯皇帝笑道:“朕之军士,颇雄壮否?”

斐迪南三世与英诺森十世道:“真熊虎之士也!”

崇祯皇帝又引二人至炮舱,指众多火炮曰:“朕之火炮,可粗长否?”

斐迪南三世与英诺森十世道:“真又粗又长,吾等不及也。”

崇祯皇帝大笑曰:“想朕以冲龄,克承大统,其时外有建奴,又有党争,国库之中空无一文,朝堂之上文武不合,实不曾想能有今日。”

斐迪南三世道:“以陛下之雄才伟略,实不为过。”

崇祯乃执斐迪南三世与英诺森十世之手曰:“大丈夫处世,当生死看淡,不服就干。今日朕欲以此平英格兰诸蛮,纵然君士坦丁与恺撒之辈复生于此,又能耐朕若何?”

言罢,崇祯皇帝大笔,斐、英二人面如土色。

崇祯皇帝复携二人进帐,会诸文武大臣再饮,因指诸人曰:“此我大明之英杰,今日此会,可名‘群英会’。”

五军都督府大都督,大明英国公张之极,见崇祯皇帝甚乐,乃召军士相扑以为乐,又使人舞剑,作歌曰:

丈夫处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

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歌罢,满座尽笑。

英诺森十世与斐迪南三世不解其意,乃召翻译,问曰:“其歌为何意?”

翻译迟疑片刻,答曰:“其意为,男人就该操刀子砍人,砍完了人就喝酒,喝多了就该大声吹牛逼。”

英诺森十世与斐迪南三世对视一眼,喝采道:“真豪杰也!”

酒过三巡之后,崇祯皇帝才放下酒杯,醉眼熏熏的道:“如今英格兰将平,朕离归期不远,倒是颇为舍不得这里。”

斐迪南三世也放下了酒杯,劝道:“陛下何出此言?大明与罗马虽然相隔万里,然则海路方便,大明战舰纵横海上,往来也不过是数月之期而已。待三皇子与小女艾薇尔成婚之后,陛下还可以来巡视巴伐利亚,来看看他们的孩子,想必也是一桩美谈。”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却又将目光投向了英诺森十世:“朕此前曾与教宗商议,许教宗前往大明传教,倒不知教宗考虑的如何了?”

英诺森十世低头盘算了半晌,最后才抬头道:“启奏陛下,能够前往大明传教,原本是欧洲所有教士的梦想,英诺森也不例外。只是眼下欧洲战局混乱,教廷也身涉其中,只怕一时半会儿的也抽不出时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