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2/3页)

“其实这些工人的身体还不错,他们这两天正在逐渐恢复过来,已经可以进行低强度劳动,这个营地就是他们修出来的,除了营地之外,刚才咱们登陆的码头也是他们修出来的,他们还在营地里打了两口井,只可惜都是咸水不能饮用,目前我们的饮用水还要从关塔那摩军营运过来,虽然有点麻烦,不过这种情况应该不会持续太久,我已经命人向关塔那摩方向寻找合适的定居点,只要找到,我们就马上迁过去。”尼尔森这几天的成绩真不小。

其实修建营地和码头都不是高强度劳动,毕竟营地只需要简单平整一下土地就行,而码头因为缺少材料,也并不是砖石结构,仅仅是用木材修了一个栈道而已。

尼尔森说的“关塔那摩”并不是关塔那摩湾,而是凯马内拉北方的关塔那摩市,用“市”来形容也不大合适,毕竟五十年前那里刚刚有人定居,大概三十年前,有一些海地的法国人移居到关塔那摩,此后关塔那摩才逐渐发展起来。

也没发展多好,这年头古巴的人口还是大多都集中在类似巴亚莫、圣地亚哥这样的大城市,类似关塔那摩这样的小地方,最多也就是个镇子,有那么百十户人家,对李牧没有任何威胁,甚至连“钉子户”都称不上。

“既然身体不错,那就开始工作,先从修筑公路开始,修一条从关塔那摩湾到凯马内拉的公路——”李牧牢记“要想富、先修路”,不把交通的问题解决掉,想发展难如登天。

“公路——”尼尔森马上就直了眼。

哦哦,这年头还没有“公路”这个说法,应该是“马路”才对。

也不对,这年头的“马路”并不是二十一世纪常见的沥青公路,而是用碎石子铺成的路,中间高两边低,便于排水路面宽阔,因为发明人姓“马卡丹”,所以在天朝被称为“马路”。

马路和沥青公路之间还有一种公路叫“柏油马路”,这种公路透水性差,雨天容易滑,天太热了路面还会融化,同样是性价比不高。

李牧说的“公路”是“沥青公路”。

沥青公路,其实就是天朝的高速公路,这种路面透水性好,雨天不容易打滑,天热也不会融化,而且方便维修,从性价比角度上看是上上之选。

要铺设沥青公路,肯定需要大量的沥青,这要是在美国或许费点事,但在古巴,这还真不是问题,就在距离关塔那摩两千公里的特立尼达岛上,有一个天然的沥青湖,那里的沥青要多少有多少,关键是英国人现在还没有认识到沥青的价值,他们要到十几年后才会开始出售沥青,所以现在的沥青是免费的。

免费——

就冲着这两个字,就算是特立尼达岛在南极,李牧也要雇船去拉。

“那么,我们现在要做的是什么?”尼尔森的老练仅限于熟悉的领域,一旦到了陌生领域,尼尔森也是抓瞎。

这就能看出穿越者的好处,没吃过猪肉还能没见过猪跑,李牧稍微回忆下修筑公路的场面,就给出自己的建议:“修筑沥青公路需要大量的石子,同时还需要一些工程机械,工程机械的问题你不用担心,你先把石子准备好,等机械运过来就马上开始。”

沥青公路并不是李牧的发明,在李牧生活的这个年代,欧洲的一些大城市比如巴黎、伦敦已经基本上全部铺设了沥青路面,李牧要做的是雇佣熟练的技术人员以及购买大量的工程机械。

当然了,这年头的工程机械并不是摊铺机和压路机之类的大型工程机械,而是手工操作的原始工程机械。

这已经足够了,李牧也不是铺机场跑道,这年头也没有重型卡车,铺设一条可以供马车行驶的公路,要求并不太高。

李牧的最后一站是医院,医院里住的都是华人伤兵,一位跟着李牧从美国来的医生带着十几名古巴护士照顾他们,经过长街遇袭之后,李牧对于照顾伤兵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所以李牧给伤兵营制订了详细的章程,力求伤兵们得到最好的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