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头疼(第2/3页)

如果是往日,或许霍勒斯·格里利不会爆发,因为霍勒斯·格里利已经习惯了这种待遇。

但今天情况特殊,在新闻发布会开始前,霍勒斯·格里利就和格洛丽亚爆发冲突,在提问环节上,霍勒斯·格里利竞争不过格洛丽亚,这一点霍勒斯·格里利很清楚,但现在连泰勒·帕尔默都争不过,还输给某个不知名小报的无名记者,这让霍勒斯·格里利实在是气愤难耐。

“霍勒斯先生,请遵守新闻发布会的秩序。”弗兰克不给霍勒斯·格里利好脸色,实际上弗兰克很不希望看到霍勒斯·格里利,只要有霍勒斯·格里利出现的地方,总是少不了麻烦。

“我很遵守规则,我一直在遵守规则,但看看你们做了什么,我已经连续参加了市政府举办的十几次新闻发布会,但没有得到哪怕一个提问机会,所以我很想问市长先生,是不是我们《纽约论坛报》以后不会有提问机会,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纽约论坛报》以后不会再参加市政府举办的新闻发布会。”霍勒斯·格里利说得口沫四溅,一边说一边还在寻找支持者。

霍勒斯·格里利马上就引起有些记者的共鸣,纽约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有自己的既定程序,一般而言,到了提问环节,主持人只会回答三个问题,然后新闻发布会就会结束。

在这三个问题中,《时代周刊》毫无疑问会占据一个,然后其他报社的记者竞争剩下的两个机会,这样一来,机会肯定小得多,所以心存怨念的不止是霍勒斯·格里利一个人。

“霍勒斯·格里利先生,纽约一共有26家报社,而每一次新闻发布会只有三个提问机会,所以《纽约论坛报》得不到机会很正常,相信不只是你一个人得不到提问机会,有人和你一样。”弗兰克不准备改正,在其他领域,弗兰克没办法拿霍勒斯·格里利怎么样,但新闻发布会是弗兰克的地盘,所以霍勒斯·格里利肯定得不到机会,现在是这样,将来也会是这样。

其实严格意义上讲,纽约不仅是美国的金融中心,也应该是美国的文化中心,这一点从纽约的报社数量上看就知道,仅仅是纽约一地的报纸,就比新英格兰地区其他所有州的报纸加在一起还要多。

所以这么多记者,想得到提问机会真的需要点运气。

“问题是有的人每一次都能得到发言机会——”霍勒斯·格里利不依不饶,马上就把话题扯到格洛丽亚身上。

“霍勒斯·格里利先生,请注意你的言辞,关于谁能得到提问机会,这不是由你决定的,所以请你遵守新闻发布会秩序。”弗兰克再次提醒,语气中已经有了点不耐烦。

“可是你们决定账目公开,不就是要追求公开公正嘛?那么在这件事上,你们的公正呢?你们的公平呢?”霍勒斯·格里利紧紧揪住这一点不放。

“关于这个问题,霍勒斯·格里利先生,我不得不遗憾的通知你,只要你们《纽约论坛报》的销量赶不上《时代周刊》,那么你们一定得不到提问机会——”弗兰克表情有点玩味,看向霍勒斯·格里利的目光更近死于挑衅和嘲讽。

这一点很有道理啊,你看纽约市政府并没偏袒任何人,但作为纽约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时代周刊》确实是应该用有部分特权。

按照阿瑟的话说,如果《纽约论坛报》的销量超过《时代周刊》,那么阿瑟就将把格洛丽亚的特权转移给霍勒斯·格里利。

《纽约论坛报》能竞争得过《时代周刊》吗?

即使是最乐观的人,也不敢在这件事上打包票,所以霍勒斯·格里利将永远得不到提问机会。

弗兰克的这个解释很直接,也很无耻,霍勒斯·格里利就算是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在这件事上继续纠缠,于是新闻发布会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