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专业领域(第2/4页)

日本政府苦心经营了半年之久的新军终于派上用场,将近6万名日军士兵和15000名琉球士兵在鹿儿岛激战半月,最终15000名日军士兵阵亡,近4万日军投降,仅有不到5000日军退出鹿儿岛。

值此大胜之际,本应高歌猛进,杀入日本本土,但在对于这近四万名日军俘虏的使用上,琉球内部又出现了严重分歧。

按照白起的意思,这4万日军将会被当做苦役使用,在鹿儿岛修筑防御工事和前进营地,为进攻日本本土做准备。

但在潘廷珍和德川立言看来,应该尽力促使这些俘虏反正,成立日本仆从军,协助琉球军队进攻日本本土。

必须要说明的是,为了进攻日本,琉球人确实是付出了极大代价,人口不到50万人的琉球,被动员起来为进攻日本做准备的人口就超过10万人,这让潘廷珍实在无法接受。

近半年以来,几乎所有琉球人都在为进攻日本做准备,年轻的琉球男人在军营内接受训练,训练间歇还要进行不间断的劳动,女人和老人也被编组,她们要承担高强度的后勤工作,不仅为进攻日本做准备,还要为骏马集团修建在琉球本岛的移民营地提供服务。

这样一来,琉球根本就没有精力发展国内经济,导致现在的琉球几乎全要靠骏马集团输血,才能勉强维持。

这种情况在潘廷珍看来当然无法接受,虽然潘廷珍不抗拒骏马集团的渗透,但身为琉球首相,潘廷珍也要站在琉球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不能一切都依靠骏马集团,琉球作为一个独立国家,至少要有自给自足的能力,这样琉球才有存在的必要性。

如果有可能的话,潘廷珍希望白起率领的军队全部是由日本人组成,无论如何也不能在人力资源近乎枯竭的琉球身上继续抽血了。

至于德川立言,他的心思就不足为外人道也,毕竟不管是白起还是潘廷珍,都不可能成为日本的直接统治者,所以德川立言很希望能增加自己的话语权,这样也能在未来争取到更多权力。

让白起正面作战没问题,但在组织协调上,白起就有所欠缺,所以最终的结果是折中选择,一半是日军俘虏被当做苦役,另外一半则是组建了鹿儿岛第一师团,厉兵秣马为进攻日本本土做准备。

这个“第一师团”,也算是很有日本特色,按照白起和德川立言的约定,德川立言担任第一师团的师团长,但除了“师团长”这个职位之外,下属的所有旅团长、联队长,全部是由来自美国的华裔军官担任,所以说,德川立言这个师团长,也就是第一师团的吉祥物,真正在第一师团说了算的,还是以白起为首的美国华裔。

从9月底开始,日本本土连降大雪,鹿儿岛以北的宫崎、熊本等县,积雪深度多达60厘米,白起被逼无奈终止陆上攻势,只能以海路对神户、横滨等地进行骚扰。

连日的大雪给日本政府赢得一线生机,整整一个冬天,日本政府和琉球政府都在厉兵秣马,为来年的决战积蓄力量。

相对来说,琉球的优势还是比较大,毕竟琉球可以从美国获得源源不断的补给,而日本则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全世界所有国家都不认为日本人能打赢这场战争,所以就算是日本想以举国之力筹措战争贷款,也依然是杯水车薪。

钱是个大问题,偏偏日本政府没有,其实就算是有钱也没用,全世界三大武器公司,骏马武器公司和克虏伯穿着同一条裤子,恩菲尔德不愿意掺和,从战争爆发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斡旋,希望能以和平方式解决日本政府和琉球政府之间的分歧。

这种调节注定起不到任何作用,日本和琉球之间的矛盾不是一天两天积累而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英国人的努力注定只能是徒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