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精明(第2/3页)

很多时候,现实比小说更夸张!

那么按照布雷斯塔的陈述,在艾赛亚·霍奇遭遇到抢劫的时候,艾赛亚·霍奇正确的选择是,满足劫匪的所有要求,把自己的钱包、金表、皮鞋,全部完整无损的送给劫匪,然后等待警察抵达之后再处理。

至于警察会不会及时抵达,有没有帮助艾赛亚·霍奇巡回财物的能力,那是另一个问题。

“爱德华,我们的司法现在已经腐烂到这种程度了吗?”其实詹姆斯·加菲尔德以前也曾经是律师协会会员,至少在詹姆斯·加菲尔德的印象中,好像没有这方面的法律。

布雷斯塔这时候就有话说:“确实,我们并没有相关法律要求公民在遭遇到抢劫之后一定要这么做,这只是我们纽约市警察局的单方面建议,当市民在遭遇到抢劫的时候,除非是市民有超强的个人战斗力,否则我们不建议市民对劫匪采取反抗行为,把钱包交给劫匪,最多只会损失一部分现金,但是不会涉及到人身安全,如果不满足劫匪的要求,那么结果很难预料,譬如艾赛亚·霍奇先生的遭遇,这是我们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是啊,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到底是要钱还是要命?

大多数人会选择要命,但总会有些人认为金钱比生命更重要。

还好,总算是詹姆斯·加菲尔德还有理智,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缠,虽然詹姆斯·加菲尔德无法接受布雷斯塔的解释,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詹姆斯·加菲尔德选择了妥协。

或许艾赛亚·霍奇对于詹姆斯·加菲尔德来说很重要,但是艾赛亚·霍奇已经死了,而詹姆斯·加菲尔德还活着,所谓“逝者已去、生者已矣”,人不能总是活在过去里。

当然了,詹姆斯·加菲尔德也不是没有脾气,离开纽约市政厅之后,詹姆斯·加菲尔德来到总督岛去找李牧,见到李牧之后,詹姆斯·加菲尔德终于找到了宣泄的渠道。

“抱歉里姆,我没有针对纽约市政府和纽约市警察局的意思,但是纽约市警察局给出的这个结果很难让人相信,纽约市的警察不了解艾赛亚,你和我都很了解,我可以肯定,如果艾赛亚遭遇到抢劫,那么艾赛亚根本不会做任何反抗,劫匪也就没有枪杀艾赛亚的理由,你怎么看?”詹姆斯·加菲尔德靠在椅背上,双手在扶手上撑成塔尖状,双眼紧紧盯着李牧。

其实从詹姆斯·加菲尔德得知艾赛亚·霍奇遇刺的第一分钟开始,詹姆斯·加菲尔德就感觉这件事一定和李牧有关,当然詹姆斯·加菲尔德并没有持证这个结论的论据,否则詹姆斯·加菲尔德才不会这么心平气和。

“抱歉,我并不了解艾赛亚,我也不知道艾赛亚被枪杀的过程,我今天刚听说了这件事,但是还没来得及详细了解,不过我相信纽约市警察局,如果他们这么说,那么一定有他们的道理,咱们都不是职业的刑侦人员,所以——我知道你很难受,如果把艾赛亚换成是我的某个伙伴,我也会难受,但是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就要学着接受。”李牧完全相信纽约市警察局,这不是客套,只要布雷斯塔是纽约市警察局的局长,那么李牧就会一直信任纽约市警察局。

“你真的是这么想,那么我要恭喜你——你知道我是个虔诚的信徒,主告诉我们:不要以为自己犯罪之后能够逍遥法外,主会迫不及待的降下惩罚,所以里姆,你是不是相信这句话?”詹姆斯·加菲尔德是有神职身份的,引用《圣经》里的话实在是太简单了。

只可惜,李牧是个无神论者,或者说,李牧是个利己主义者,伪基督教徒,所以这句话对于李牧来说一点约束也没有。

不过李牧表现的还不错,说话还是滴水不漏:“是的,我们华人也有类似的谚语: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含义其实都差不多,不过说实话,我并不是很相信这一点,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上帝真的保佑每个人,那么那些受害者的权利怎么保证?仅仅是把凶手绳之以法就足以告慰亡灵了吗?我不这么认为,如果一个人一辈子积德行善,但是却在自家门前被枪杀,那么即便是将凶手绳之以法,难道就可以改变被枪杀那个人的命运了吗?结论是没有,死的人已经死了,无法复活,我们能做的,只是从中吸取教训,不让自己犯类似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