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屁个地大物博(第3/4页)

新长安那边已经有一辆使用橡胶的马车,那是刘彦的玩具之一。

众人有看过装上橡胶轮胎的车驾,哪怕没有亲自体验过也知道那是什么样的存在,简单来说就是减少颠簸,要不就算是减震装置再好也依然会有明显的颠簸感。

橡胶的相关材料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与石油会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简单的拿一个例子,二战时期的德国被封锁之后,缺乏橡胶资源就什么都得依靠金属材料,也得幸亏瑞典一直在供应德国铁矿,那时候极度缺乏橡胶的德国车轮子都完全是铁的,军事车辆就干脆要么全履带,要么是半履带,其实不是履带款式大法好,是特么真的缺橡胶啊!缺到不止车轮子都用铁的,连一些需要用到橡胶用来做绝缘体的电线之类的也干脆没用。

刘彦现在跟他们讲那些,他们没接触过又没有相关的概念,与听天书没什么区别。

“总之,那是一项必不可缺的战略资源。而我们掌握了全世界至少百分之七十的该类资源。”刘彦还没说石油,汉国掌握了中南半岛和太平洋亚洲部分的众多岛屿和海域,其中也包含了丰富的石油资源:“大汉一直在寻找吕宋再往南方的超级大岛,只要能找到它,全世界百分之二十左右的铁矿资源就掌握在大汉手里。”

说铁矿众人就懂了,他们对“全世界”也有初略的概念,概念当然是来自刘彦画的那张不靠谱的世界地图,知晓全球有七大洲和两大海洋,汉国现在的疆域只是占全球陆地面积不到百分之七。

这个所谓的百分之七,是将中南半岛和南洋群岛全算进去,仅是算本土面积可能还不到百分之四。

“别看诸夏旧地土地辽阔,世界上与其它地方的资源相比起来,真的非常非常少。”刘彦没说假话,地大物博什么的根本就是骗人骗己:“我们所占据的优势是什么资源都有一些。”

要说诸夏旧地什么资源最丰富,得说是稀土、钨、钼、锡、汞、锑。不过现在的汉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稀土、钨、钼、锡,汞、锑,尤其是锑是全球储藏最丰富的。可这些资源对于现在的人……甚至是再过那么数百年,实际上都未必能有什么用。

就是因为什么资源都有一些,发展的科技线也能平均一些,要是像印第安人一直没有发现铜没点开青铜科技,然后又没有延伸出铁器时代,那可真的才叫悲剧。

“就像他们?”庾翼指点的是一帮身穿兽皮的奴隶:“明明有那么多的资源,却依然活在远古时代(石器时代)。”

被庾翼指点的那帮奴隶来自辽东以北,区域含东北平原,每一个看上去都显得健壮,可就是处在渔猎时代。

得承认一点,东北的野人身体素质真的是刚刚的,那是因为先天上的体制弱小会被大自然淘汰,留下的可不就是优良基因?

他们已经抵达高显县,所处的位置能看到奔流的辽水,自南向北、东、西瞭望,看去除了树林还是树林,大批的奴隶就是在干伐木和运木材的活。

“他们很桀骜不驯。”吕泰有充分的资格来说这话:“被俘虏依然难以驯服,每个月都要杀上一批。”

生活在东北的野人,他们一出生就是在与天挣命,想活下去还得与野兽搏命,骨子里少不了凶悍,的确不好驯服。

“再往东北,秋季就是一片冰寒了。”刘彦就是以现代的印象在说气候,哪怕现在不一样也不会差异到哪去:“苦寒之地,自然是会养出一帮这样的人。”

往更早了说,燕地还缺了慷慨悲歌之士吗?他们但凡要是有血勇一些的君王来带领,基本上是能做出一番伟业,比如春秋时期的燕国君王就带着那帮骁勇之士狠狠地教训东胡,才有了右北平、辽西、辽东,不然就该是还窝在濡水以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