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纵横天下的牛人们,连死也充满阴谋(第9/14页)

据《旧唐书·黄巢传》中有关黄巢死因的记述是这样的:“巢将林言斩巢及二弟邺、揆等七人首,并妻子皆送徐州。”也就是说黄巢兵败后,看到生还无望,便让他的外甥林言把自己杀掉。同样记载的史书还有《资治通鉴》《桂苑笔耕录》《北梦琐言》。林言是黄巢身边的禁卫队首领,也是黄巢最亲密的人,但是林言却拿着黄巢的首级去投唐。这是一个事实,其中有怎样的故事却不为人知。如果林言并未杀黄巢,却背上沉甸甸的卖主求荣的千古骂名,也的确冤枉。

但《新唐书》对于黄巢的死却是这样记载的——在黄巢兵败狼虎谷后,他见大势已去,生还无望,为了保存反唐血脉,便让自己的外甥林言拿着自己的首级去投唐。但是林言不忍心杀掉自己的舅舅,于是黄巢便选择了自刎,却没有当场咽气。林言随后就斩下黄巢的首级去降唐军,不料中途遇到沙陀人,沙陀人求功心切遂将林言也杀了,将两人的首级一同献给了唐军。

《新唐书》成书于北宋年间,它是五代后晋时官修的唐史。后世为了区别两者,遂把五代时期的《唐书》称为《旧唐书》,而把北宋欧阳修主持修编的唐史称为《新唐书》。但是由于成书时间的差异以及时代背景的不同,两书的质量也不相同。《旧唐书》成书于乱世,成书仓促,书中大有疏漏之处;而欧阳修主持修编的《新唐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对于史料的收集也是极为全面的。新唐书秉承春秋的笔法写史,因此研究历史的人大都会参考《新唐书》的相关记载。

历史往往在探索中发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无意中得到历史的本来面目。从敦煌莫高窟发现的敦煌文书中有一部《肃州报告黄巢战败等情况残卷》,里面有这样的记载:“其草贼黄巢被尚让杀却,于西川进头。”尚让是何人?尚让是黄巢起义军的二号人物,其早年追随王仙芝,后投奔黄巢。黄巢在长安称帝后任命的四个宰相中就有尚让。后来遭到唐军反扑后,黄巢带余部到达今河南境内又遭遇沙陀兵的突袭,伤亡无数,急需救援,但是这时的尚让却背叛了黄巢,反投唐军。那么黄巢死于尚让之手也不是没有可能了。

虽说黄巢的死牵扯到两部正史的不同记载,而且《肃州报告黄巢战败等情况残卷》里也有尚让杀黄巢的记述,但究竟哪个才是历史的本来面目,只能留待后人评判。

“诛十族”,朱棣的残忍

“诛九族”的罪名是古代族诛连坐的刑罚。什么是九族呢?就是从当事人起,往上数四代而至高祖,往下数四代而至玄孙这八代人,再加上自己这一代,正好是九族。所谓“诛九族”,就是将这九代人杀得干干净净,一个不留。按常理说,诛九族是将当事人和其亲属杀光,直到杀无可杀,已经算是刑法之极。但是明成祖朱棣却发明了“诛十族”。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他并非马皇后所生的嫡子,但在诸子中,要数他的样貌秉性最像乃父,所以最得朱元璋的喜爱。可惜,因为投错了胎——或说投晚了胎——他没能得到太子的位子。这位子由他的长兄朱标坐了。朱标为人温厚恭谨,对兄弟也友爱照顾,被朱元璋视为守成之君的不二人选。所以朱棣虽然略有不服,但也没什么机会,于是安安心心地做自己的藩王,戍守北京城去了。

后来朱标因病身死,英年早逝,只留下了一个儿子朱允炆。说实话,朱元璋不是没有考虑过在诸子中再选一个继承人,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让朱棣继承大统。只因,朱允炆与父亲朱标实在太像,他们一样温厚,一样仁爱。最重要的是,朱允炆长期生活在祖父朱元璋的身边,对他十分孝敬。朱元璋老了,他实在是需要有个孙子在身边承欢膝下,到后来简直离不开朱允炆,最后自然而然地将大位传给了他,也就是历史上的建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