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被误读的历史新证,刷新你的认知(第3/15页)

如此一位开国功臣、大宋良将,为何在《杨家将》中竟成了卖国求荣的奸臣了呢?恐怕还得从宋辽之战说起。

宋太宗雍熙三年(986),辽军以十余万兵力大举入侵北宋。宋廷兵分东西两路迎击敌人,东路军由曹彬统帅,战败于涿州。西路军由潘美统帅,杨业为副帅,与辽兵接战于朔州。杨业便是《杨家将》中佘太君的丈夫,杨继业。宋辽之战,辽兵实力强大,杨业深知硬攻不可取,但随军监军王侁、刘文裕等邀功心切,主张强取,更下令逼杨业出战。杨业就是在力谏不成,被逼强攻而后援接应失误的情况下,兵败被捕,绝食身亡的。

史实如此,是否应该说是王侁害死杨业?可为何陷害忠良的罪名最终却落在了潘美头上?仔细推敲,身为统帅的潘美,历经数年征战,对其时的敌我形势应该心中有数,竟然眼看着副帅杨业被逼出战而不力保之,这恐怕就是潘美被后人非议,甚至被塑造成反面人物的根源所在吧。但潘美是故意任杨业送死而不顾,还是因有心无力、有所顾忌,仍未可知。

之所以说潘美有心无力,有所顾忌,是因为王侁的监军身份。太宗皇帝在兵制上采取了收权的措施,在军中设监军,往往由其亲自指派的宦官担任,对在外将领进行监督,负责将士的功过赏罚,甚至有权处死意图不轨的将帅。后来竟演变为监军有权处理军机,并且能使将帅服从命令。这就造成了精通军事的将帅无权而不懂用兵的宦官发令的混乱局面。王侁恰恰就是一个刚愎自用但又深得皇帝信任的监军,也难怪潘美可能会心存自保之念而不敢与之作对,唯有眼看着副帅杨业“英雄一去不复还”了。

岁月沧桑,终不能磨灭潘美在北宋王朝建立初期的丰功伟绩。然而人言可畏,世代相传的文艺作品,致使多少历代忠臣良将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被世人唾骂?这恐怕比杨业之死,还要令人心痛吧。

吴三桂降清的历史真相

吴三桂归降清朝,使清军不费一兵一卒占领山海关,改变了整个中国历史的进程。吴三桂忠明叛明,联李破李,降清叛清,因此吴三桂是大汉奸的盖棺定论,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但是,学术界对于吴三桂降清还有颇多争议。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自杀,吴三桂放弃山海关,引清兵入关击退李自成。清政府成立之后,吴三桂被封平西王,管理云南贵州地区。吴三桂因此也被贴了叛臣贼子的标签。

近年来,经史学家考证,当年李自成十万大军到达山海关下,吴三桂确有向清朝求援的举动,但是吴三桂是否降清,还有待商榷。

广为传颂的“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历来被人们认为是吴三桂降清的主因。其实,吴三桂降清与否的疑点还是颇多的。大多数人认为吴三桂主动投降清朝,依据主要在于:清政府成立之后,给了吴三桂王爵。吴三桂作为明将,为何会被清政府封为平西王呢?极有可能是因为吴三桂投降,献出山海关,让清军能顺利通过山海关,入主中原。吴三桂的投降对清朝统一天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因此清政府以封王来奖励吴三桂。此外,明朝灭亡以后,南明政权曾多次要拉拢吴三桂反清复明,吴三桂却采取了追杀南明永历王的举动,这无疑成为吴三桂背叛明朝的铁证。

但是,也有不少人持相反的观点,认为吴三桂并未降清,而是形势所迫。吴三桂的确向清政府借过兵马以攻打李自成。关键在于他所借兵马的人数——一万人。为何只是区区一万人呢?难道吴三桂因为多了这一万清兵就能打败李自成?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战场何等残酷,并不是区区一万人就能改变形势的。况且,李自成十万大军兵临山海关下,虽然吴三桂只有五万兵马驻守山海关,但是这并不代表吴三桂怕了李自成。因为吴三桂这五万兵马都是长年南征北讨而组成的精锐之师,李自成虽然在人数上占优势,可是他的大军战斗力并不强。所以,从战斗力上来说,吴三桂的大军并不输给李自成。既然吴三桂并不害怕李自成,那么他为什么还要向清军借兵呢?他又是如何借的兵呢?这就涉及与吴三桂、清朝都有密切关系的两个人,即降清明将洪承畴和祖大寿。洪承畴是吴三桂的老上司,祖大寿则是吴三桂的舅舅。当初洪承畴降清时,被俘明军有3000人,而祖大寿降清之时,被俘明军有7000多人,两组人数相加正好是一万人。与吴三桂借兵一万正好吻合。在祖大寿与洪承畴的配合之下,吴三桂想要借得这一万人马也极有可能。然而,吴三桂真正的目的并不是借兵,而是要收回这一万兵马,并借此摆脱清军的威胁。吴三桂能想到的,多尔衮当然也能想到。即使如此,多尔衮还是必须要拉拢吴三桂。吴三桂与多尔衮商定,清军由中协入关,与吴军配合,两面夹击李自成。当战役开打之时,清军14万援军却直扑山海关而来。形势对吴三桂极为不利,吴三桂不得不让出山海关。换一个角度,如果吴三桂一开始就有意降清,那么他也没有必要向清军借兵,甚至发动对李自成的战役,最后还让本来已经落入自己圈套的李自成逃走,而害死了自己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