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四章 革故鼎新策无穷(七)(第3/3页)

随后,这些人根据各自的身份,被区别开来。

农夫、奴隶、胥靡、工匠、有封地的贵族、非直系大宗的落魄士……按照各自不同的身份看押起来。

那些贵族的待遇稍微好些,这里的好些并非是他们的饮食特殊,只是他们不需要每天都被墨者唠叨。

而胜于的人,包括那些落魄的士,都在每天承受着墨者的宣传。

不同的人,要讲不同的道理,宣义部可谓是将这句话贯彻到了极致,也忙碌到了极致。

对于那些落魄贵族的士,宣义部给出的宣传策略,就是宣传尚贤。

这些落魄的士,是最喜欢听尚贤的道理的。

因为他们属于有能力、而且这能力虽然也源于血统到来的脱产学习,但他们依旧不满于权力都被大贵族和大宗把持,因而尚贤这样的道理几乎是一说他们就连声叫好。

在他们看来,墨者设计的天下极好:有能则上、无能则下,人各尽其能。

因为生产力的缘故,这些士阶层算是识字阶层中权力最小、也最渴望尚贤变革的一群人。

至于农夫、胥靡之类的人,自有其余的道理讲给他们,用的也都是他们能听得懂的方言。

不足半月时间,这些被俘的、除了正统大宗嫡子贵族之外的绝大多数人,已经颇为赞赏墨者的道理。

士渴望尚贤、底层渴望平等、农夫渴望私亩制、没有妻女的工匠甚至直接选择留在了商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