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三章 庶贵商政民意足(七)(第2/3页)

皇父钺翎知道墨子说话,不会更改内核,他也不指望能够说服,此时也不敢说些地位血统之类的话。

适在一旁又补充道:“巨子一直认为,令尹执政若能通晓天志,可以让一国强盛。”

皇父钺翎心中更慌,只觉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说……墨家想推墨翟做宋国执政。

只是这样轻巧的一句话,已经让皇父钺翎的额头渗出了汗水。

他只觉得,自己千算万算,却万万没想到墨家宣传的那个规章不是确定的,似乎墨家有准备更改规章的想法。

若是早点说出,只怕贵族们立刻会放弃之前的分歧,联合起来抵制这种可能。

可现在,距离询政院第一次会议已然只有几日,市井间传闻的那些规矩又是贵族们可以接受的。

这期间贵族们的精力一部分被墨家逼着丧葬仪式浪费了时间,另一部分则琢磨着在他们可以接受的询政院成立后怎么攫取更多的自己派系的利益。

现如今墨家的宣传口径忽然转换,实在让皇父钺翎始料未及:若是放开身份限制,就如今商丘,谁的名望能比过墨家巨子?

不说守城,也不说俘获楚王成盟,单单是沛县的发展、各种稼穑手段、之前经营的义举……无人可争。

皇父钺翎正琢磨着是不是要回去准备和父亲商量反对这件事的时候,适口风一转道:“只是此事尚需商榷。宋地千里,询政院所能掌控的不过商丘等数邑。”

“若天下万民皆天帝之臣,则利商丘三万户,似与利沛留等三万户并无区别……”

只是稍微漏了一点口风,墨子也跟着说道:“的确是这样的道理啊。天下万民皆天帝之臣,那么商丘的三万与沛留的三万是相等的啊。”

皇父钺翎也是聪慧之人,哪里听不出来这其中的意思,心中暗骂不已,脸上却堆笑道:“是这样的道理啊。”

皇父钺翎心道,是什么样的道理呢?只怕这道理是说:你得答应沛邑的要求,墨家才有机会继续在沛邑行义,而不是参与商丘的事,你们司城皇一族才有机会上位为询政院令尹。

至于你们能不能上位,那是另外一件事,而你们有没有资格上位,这又是另一件事。

他既说了这话有道理,也便是答允了墨家的这个交换,知道无法争辩更不能更改,心中明白只怕墨家还有别的条件。

而这个条件,才是换取支持司城皇一族上位的真正交换。

墨子看了一眼皇父钺翎,又看了一眼适,心中对于这个自己年迈收的关门弟子极为赞赏,言语间利用宣义部在商丘的煽动性优势,就为墨家多争取了一些可交换的东西。

其实就算真的让墨翟来当这询政院令尹,墨家也不会同意,但是皇父钺翎并不知道墨家会议的内容,也就不得不惧怕这件事发生。

墨子又对皇父钺翎说道:“询政院令尹,乃是执政。执政为国为公,戈兵之事就不能够不考虑。宗庙祭祀的长久,也不能够不考虑。”

“宋地虽有千里,可北有三晋而南邻雄楚,西依郑韩而东带齐越,这是百战之地。”

“若是不能够为宋的长久打算,这是不能够成为询政院令尹并且执政的啊。”

皇父钺翎既然得到了刚才适说墨家可以退步不做令尹的答复,这时候便不得不夸赞道:“是这样的道理。”

“也幸好墨家此次守卫商丘,天下震动,使得好战之君、百战之国可以弭兵,否则商丘又不知道要在将来经历多少战火。”

“此皆赖墨家之力,这是需要铭记的,也是我所敬重您的原因。”

墨子知道这话里面有问题,不可能让皇父钺翎把自己一方提前挖好的坑填埋,便摇头苦笑道:“会盟之事,天帝鬼神虽有察觉,但王公贵族却多不遵守,以至于子孙后代受到灾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