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拖下水(第2/3页)

适也不讽刺,只是淡然道:“那中策呢,就是变革一些制度,推广农具百工,以解决民众三患。”

“对外,宣扬非攻,并且承诺天下:中山非攻。赵不攻中山,中山不攻赵;中山不攻燕,燕亦不攻中山;中山不攻燕而赵攻中山,那么墨家自然会履行非攻之义。”

下策尚不必说,乐池已经心有所属。

他却不知,在适看来,赵与中山之间将来必有一战,但十年之内绝不可能。所以他表表墨家其实发了一张空头支票,但听起来极为美好。

至于十年之后,天下局势必定大变,届时墨家可能要与天下诸侯为敌,又何必在乎一个赵国。

这个十年是墨家所需要的。

但是,因为适的提前布局导致的赵国内部新老贵族之间的矛盾日趋加深,这一次赵国公子之争会比历史上波及的范围更广,这十年之内赵国也需要休养生息。

有时候这种战乱,对于一国之君而言不是坏事。贵族腐朽,已经不可能自我清除,靠一场内外勾结的战争,说不定还可以浴火重生剜去腐肉,一如历史上燕国的浴火重生之路。

这十年之内,许多国家都已近感觉到了风云激荡,都会忙着抓住最后的机会。在适看来,这最多十年的时间,就是墨家最后可以闷声发展的时间了。

所以十年后才要履行的承诺,适可以答允。

乐池却知道墨家对于关乎“大义”的事,想来守诺,说一不二。

墨家既然承诺只要中山非攻,那么谁去打中山墨家就会出面支援,除非中山国自己违背了盟约。

乐池急忙感谢道:“墨家信守承诺,言不行。国君想来也定然会同意。只要中山复国,定行三取一之仁政,认可非攻之义。”

“只是,若想复国,尚需一些准备。国君遣我来,是听闻当年楚王变革、越王复位之事,墨家都提供了贷款,分期付清。”

“国君之意,若是墨家愿意提供一定数量的贷款、武器,中山国愿意出让食盐专营之策,以此为款项,分期付清墨家的贷款,利息以年息十一来算。”

这是原本墨家在越、楚两国实行的办法,效果显著,国君需要大量的金钱一时间难以筹措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看看能不能从墨家这里得到。

这种抵押偿还、附加政治条件的贷款,如今大行其道,不过乐池却又想错了。

墨家就在泗上,与楚越毗邻,施加的政治条件可以转化为力量和利润,但是中山国太远,那是三晋禁脔,又处在齐、燕、赵之间,在那里附加的政治条件毫无意义。

墨家对中山国暂时没有什么兴趣,相隔千里,最多也就是利用,还谈不上有什么觊觎之心。

然而适也有别样的考量,于是先是脸上露出一些迟疑之色道:“只是墨家如今钱款也不充足……”

乐池一听,心中不由紧张。

可适话音一转道:“不过墨家在泗上、陶丘多与天下豪商有所交流。也有金行,有天下豪商的参与。”

“既说天下纷纷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商人求利,墨家倒是可以出面帮着牵头,募集资金。中山国拿出什么偿还,墨家也只是个中间人,具体还是要分到那些商人手中,以让金行盈利。”

这是一种新型的模式,不属于这个时代,但乐池这些年看了不少书,也多少明白其中的意思。

现在天下豪商多与墨家接触,由墨家牵头的许多经营性的“公司”都有豪商的股本,募集资金用的金行也有不少豪商参与,每年分红不少。

这是一种典型的墨家吃肉,豪商喝汤的办法,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战争、冶炼等暴利行业,墨家是不可能松口的。

但是诸如武装殖民、开拓南方、营造货船之类的项目,则是放的很开,允许外部资本的介入,单靠墨家的钱也不足以做成极大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