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士为知己者死(中)(第2/3页)

说罢奋力冲向了田午,田庆并不知道这死士竟是为了救他,也是想到今日必死,不如借此机会感到田午以保全主人。

田午虽然也是贵族,自小练剑,可终究年少,哪里及得上那多年厮杀出来的死士的气势,尤其是死士已有必死之心,田午如何能挡?

田庆却在冲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持剑在手,见那死士靠近直扑田午,他横剑一挡,心道只要能够挡下这十步之杀,周边死士必能将其杀死。

可却没想到,这死士根本不在乎田庆的格挡,伸出一只手做盾橹,任凭田庆锋利的剑砍向自己的手臂,右手的剑却没有停住刺向公子午的胸膛。

只是他这时候已经是强弩之末,田庆那一剑虽然没有挡住他,可身后田午的死士却已经扑上来,将那刺客杀死。

刺客临死之际,深深地看了一眼田庆,竟是面带微笑。

这时候大帐附近都乱了起来,几名田庆身边的死士也冲到了田庆身边,可终究公子午的人更多。

这时候解释也怕来不及,又不知道到底是真是假,一人见那两名死士都已被杀,便高声赞道:“公子身边的勇士,皆如反斗!”

这是一句赞扬的话,至少听上去是这样的。

各国都有国君身边的精锐近卫,但各国精锐近卫的名声不同。

如楚之车广,那是战场的近卫军,在难解难分的战场上投入以便扭转战局的。

如赵之反斗,那是最为勇猛的贴身侍卫,因为赵国出现过豫让刺杀的事件,也出现过赵子锤死代王的事,那件事之后,赵国的近卫勇士称之为“反斗”。

反斗一言,听上去正是极大的赞美,说公子午身边的勇士,像是赵国的反斗一样,近身格斗勇猛无双。

说者有心,听者有意。

田庆本就有疑,这两个人是最不可能刺杀自己的人,换句话说想要刺杀有的是机会,何必非要到今日?

况且之前几次和公子午密商,这两人也曾在外守卫,那时候若行刺杀之事,无人能挡,何苦今日?

刚才那死士死前的微笑,也让田庆有所不安。

这时候听到自己那边的死士用“反斗之勇”来称赞公子午身边的人,他顿时醒悟过来,刚才大帐内那几个遇乱时候身手敏捷的奴仆也让田庆登时联想到了一起。

反斗是称赞。

可反斗是怎么来的?

是赵襄子杀死代王的时候,身边的勇士猛士假扮成奴仆,酒酣话热的时候,用乘酒的斗活生生锤死了代王,从而才用“反斗”作为近卫的称呼。

若是平日,这样的夸奖田庆不以为然。

可今日,这夸奖却如同情景再现,田庆余光扫过,见之前的那几个斟酒的奴仆此时都站在公子午身边,哪里还有怀疑。

他已经明白过来,田午这是动了杀心,只怕自己的死士看出了问题,这才用这样的计谋来提醒自己。

若不然万一不是,那些死士必是担心自己和田午之间的关系,到时候万一田午继位便要不好。

齐国这样的国君有过先例,当年僖公继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挖掘了当年和自己做公子时有过矛盾的大夫的祖坟。

田庆的祖坟田午肯定不会挖,但若是有了不信任等到田午为君也确实难说。

他转念之间就想了许多,如何不明白如今的情势?

心中又想,今日事怕是田午有备而来。

看看四周,自己身边的死士也就七八人,田午身边不知多少,真要是翻了脸自己也必然无幸。

“你既不仁,休怪我不义!”

田庆也知道,自己杀死了田午也没有什么好果子吃,因为总不能把见到这些事的人都杀完,到时候又说是墨家动的手,只要有人活着这事就瞒不住。

到头来自己以臣弑公子,而且所带之兵又是临淄人,作乱都无获胜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