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齐国的路(五)(第3/3页)

那么,建立一支常备军、一支完全由国君掌握的大军,那就势在必行。

然而,建立这样一支由国君掌握的大军需要钱,需要很多很多的钱。

钱从何来?

一方面要用齐国学派的管子之学,充实国库。

另一方面,从贵族的身上弄钱。

以及继续实行“鱼盐之利”的国策,靠工商业搞钱。

前者可以用临淄的士阶层和那些学派的学者,他们无所依靠,只能依附于君权。

后者,从贵族身上弄钱,贵族肯定不会同意,想要从贵族身上搞钱,就必须要先给贵族一些好处。

所谓欲要取之必先与之。

所以要让部分贵族拥有完全控制封地农夫的权力,而且这一点必须要贵族清楚,在天下都在开阡陌破井田的大浪潮之下,一个稳定的、能够给他们以依靠的君权是必须的。

给予贵族完全控制封地农夫的权力,既可以作为交换让贵族拿出军费,又可以让贵族利用对农民的完全控制权进行庄园经营、增加作为商品的粮食、发展一些利用封地农夫作为劳动力的手工业。

想要从富商身上弄钱,就需要一方面继续宣传“贵贱有别”的想法,使得商人的地位天然低人一等;然后再扶植一批可以利用的商人,给予他们盐业、马匹、冶炼的开办权。

前者作为数百年的传统,商人的地位低下,可以保证商人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动乱:比如如今中山国的乱子,那就是泗上那里的商人想要干涉国政的一个信号,这是作为贵族的国君所担忧的。

同时,在商人政治地位低下的前提下,又扶植一些“虚爵”的豪商,使得他们离开了国君的权力就无法获利、但经营的同时又可以提供赋税、并且取得虚爵的贵族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