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新略(二)(第2/3页)

在场的人没有人惊讶适成为下一任巨子。

但当适做完那个《继承子墨子之志,利天下为目的、非攻只是特定阶段所实行的手段》的报告后,整个会场会陷入了一种震惊之中。

拍手大笑的有之。

站起来高喝早该如此的有之。

讷讷道过于急躁的有之。

震惊之后看看众人也跟着拍手称赞的有之。

一段报告,这是在为他为巨子之后的墨家路线定下基调。

这是一颗巨大的火药雷,意味着什么泗上非攻立国的想法,将要成为被批判的理念。

意味着这是对当年魏越建议非攻弭兵路线之后适的全面清算。

意味着泗上的整个宣传都要转变方向。

因为这泗上将对诸侯采取更为炙烈的态度。

当然,也意味着适极为赞同高孙子所做的关于当年天下局势的报告,天下将乱,没有诸侯在短时间内有能力成为霸主团结诸侯征伐墨家。

高孙子、公造冶、孟胜等人对于适的发言表达了极大的支持,在内部高层讨论是一边倒的。

而且既然是内部的会议,适也就不用担心泄密之类的问题。

既然是这样的基调,那么当先必须要讨论的五件事,就算是有了一个基本的框架。

这三件事,源于墨家之前的既定战略。

这一次对齐战争,是借助天下大乱、越国南迁的局面,彻底将泗上结为一个严密的整体;将势力扩展到东海和淮北;削弱魏、齐大略的延续。

齐墨战争的结束、天下大乱的开始,墨家当前要解决的五个问题立刻摆在了眼前。

其一,泗上诸侯变松散的非攻同盟为一个紧密的邦国的问题。

其二,对齐战争的和约签订。

其三,借此之势会盟诸侯维持天下局势。

其四,赵国墨家之后的走向。

其五,和楚国的关系在齐墨战争结束、楚魏相争缓解之后的调整。

这个基调一定下,泗上内部的同义和统一,就不得不解决一个问题。

一堆诸侯的贵族身份,是否还保留?

哪怕是作为一个幌子对外宣扬用,用不用保留?

比如滕侯,天底下可能还没有这样的侯爵:墨家执政,他的理论上的封地全部都卖给了农夫二十年赎买,实则农夫支付的时候按照当年粮产量的二分之一支付,以现在的产量二十年的赎买等同于就给了滕侯一年的守城。

滕侯将大笔的收入投入到对南海缚娄的贸易和开发中获取分红,原本的宫室还留给了他,但是修缮宫室的钱得自己出雇人。

这是侯爵吗?这像侯爵吗?

然而有时候出面,还需要盯着一个侯爵的头衔,对外仪式的时候还需要出来走两步,甚至于适这个第一任滕国“相邦”退下后墨家的第二任“相邦”还需要走个让滕侯任命的仪式。

这就很尴尬。

墨家谋取泗上,当年的口号是“诛不义、驱暴越、代行诸侯之政”,而现在适既然做了“继承遗志、利天下进行到底、非攻只是曾经的手段”的发言,那么当年的口号就意味着过时了。

周天子算个屁,墨家已经可以不在乎了。

诸侯现在筋疲力尽,三晋瓦解、齐国内伤、楚国无力,诸侯的看法现在也可以不在乎。

那么泗上应该上演一出“诸侯献政”的把戏?

还是“民意滔天共政共和”直接收权?

适的那番发言,也算是为这个问题提前寻找了答案。

同样的,既然要将利天下进行到底,那么对齐和谈就有很多说法。

现在齐国已经无力抵抗,割城取邑,易如反掌。

诸侯无力干涉,就算拿了,齐国也无力反对。

那么要不要趁此机会扩大墨家的势力范围?

听起来,适的意思是准备撸起袖子和诸侯彻底翻脸了。

可适随后的说法,却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