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罪恶贸易(第2/3页)

三则就是各国都在变法,王权都在集中,王权直辖的精锐军队有了火枪,那些封君正是各国变法的极大阻碍,若是让他们实力太弱,并不利于将来大计,所以不但要卖,还要大卖特卖。

在这个前提之下,下达到商会那边,那就是随意售卖,卖了也不怕,使用武器的是人,封君制度之下不变革,使用武器的人将来也会成为同天下之义的助力。

商会负责谈判的人来之前接到的命令,就只有两个:买粮、卖枪。

如今见临武君自己提出来,这墨者毫不犹豫地说道:“那自然是可以的。价格嘛,就按照以前的价格,不多不减。至于火药,还是按照以前的价格,除了金银铜和各种货物之外,还需要一定量的硝石。”

临武君一听,也放了心,知道墨家若是继续售卖火枪给自己,那看来并没有在临武方向动武的意思。

再一想也是,五年前中原大战,虽说泗上得利最多、受损最少,但恐怕也不能在短短四年之后支撑起一场大规模的战争。

想来也应该是想要把战争控制在宋国境内,恐怕泗上墨家也存在几分会盟解决宋国事的心思。

既然商会这边选择敞开的售卖,临武君便道:“这一次,我想要购买三千支。以及两万斤火药。”

两千支的数量不算多也不算少,去年卖给宋国一次性就卖了一万五千支;卖给中山国也一次性卖了一万支,这几年泗上的煤铁军工联合体赚的是盆满钵溢。

大量的草药、铜、黄金、白银、水银、粮食不断地从各国的府库中跑到泗上,伴随着商品的增加,各国都出现了铜钱慌,甚至有谣言说周天子把九鼎都给融了铸钱了也不知真假。

钱荒之下,各国的贵金属冶炼行业突飞猛进,寻找金银成为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甚至有人跑到驹丽渡海向南去找。

大量的贵金属集中在泗上,也使得泗上的纸币得以坚挺,除了小额货币还在用铜之外,大额货币都以纸币来替代,甚至在各国贵族眼中成为了堪称珠玉的上币。

临武君手里倒是有一些大额的纸币,但是数量不可能太多。

想要购买这么多的火枪,只靠粮食肯定是不行的。

商会的人问道:“火枪和火药倒不是问题。交易的话……”

临武君笑道:“交易的事,自然不用你们过临武关,我派人去取,这不碍的。”

“一部分以粮食交易,另一部分,我征伐那些穷山凋敝之处的夷民,抓获不少人,南海不是正缺人吗?可以售卖这些人,抵偿一千支火枪。”

按照现在的价格,大约两个强壮年轻的人可以换一支火枪,墨家那边不准有奴隶,只有名义上人格平等的长工,南海本土化之后本地的人都已经发了身份牌,给予了他们国民身份并且完成了土改,解放了大量的奴隶和村社农奴,充实了自耕农的人口。

但是上有政府扶植,下有新生民众为自己而努力,很多地方便出现了用人荒,雇工成本大大增加。

这种情况下,罪恶的贸易自然而然地展开。

楚国一些边远地区的封君攻打那些小的聚落,抓捕人口;南海之南的更边远地区,城邦族群互斗,抓捕对方的人售卖;甚至还有人乘船去南海更南的一些岛上抓人。

依靠自然发展,岭南地区发展起来要等到数百年后华族南迁以致唐宋时代才能完成。

而强制发展的结果,就是处处缺人,泗上需要极多的人口充实这些有发展潜力的地区,使之迅速诸夏化、泗上化。

泗上有专门的部门,专营这种贸易,一旦运来便签订长约,根本从事的劳作不同有数年的契约期,契约结束后发给身份牌,分发一小块土地。

这种不择手段的罪恶的发展方式使得南海地区短短数年间就开辟了大量的农田农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