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隐阳之战(五)(第2/3页)

到现在为止,魏韩联军主将还是志得意满的,战场的情况正按照他所预料的那样。

楚人先攻、左翼后退、旋转战线、兵力右翼集中、左翼溃散了一个方阵但是主力尚在、陈蔡之师移动缓慢拖累了整个墨楚联军中军的进攻速度因为要防止脱节侧翼被偷……

现在中军已经交火,双方的弓手和火枪手正在互射,这正是全力突破楚军左翼的机会。

骑兵和车兵开始冲击的时候,楚大司马也注意到了左翼的情况。

他也没有丝毫的犹豫,命令道:“车广之骑,支援左翼,驱赶魏韩的骑兵!”

号令声下达,其身边谋士道:“魏韩骑兵甚勇,昔年吴起攻大梁,便已有装备马镫的武骑士,上郡多马,又多马耕之民,恐不能敌。”

这一点楚大司马如何能够不知道?

楚国的骑兵不强,因为墨家帮着编练的只有步卒,却没有帮着编练骑兵,楚国的骑兵多是贵族骑兵,是效仿越国君子军的军制,只不过君子军都是持剑步战的贵族,而车广骑兵则是骑兵。

吴起虽然从魏国出走,但是魏武卒还在,其重视军阵和纪律的军制体系还在,大梁城之战中骑兵冲阵的经验还在,再加上魏国多马这一点楚国不及,这一次骑兵对冲必然是失败的。

但是,这不重要。

楚大司马很清楚,这一场战役的关键在于右翼,为了右翼的胜利,这些低阶贵族出身的车广骑兵都是可以放弃的,为的只是拖延时间。

楚军的骑兵弱于魏韩,但是墨楚联军的骑兵强于魏韩。

然而如果将骑兵平均部署在两翼,楚国的侧翼固然安全,可是想要集结兵力在一边打开缺口那也极难。

这一战至关重要,需要彻底击溃魏韩的这一支野战主力,才有可能让日后的谈判桌上为楚国争取更多的利益。

若是平均部署在两翼,最大的可能就是两翼的骑兵不足以撕开魏韩的侧翼,打成一场焦灼的对攻战,双方损失都很大。

就算胜利,也是无用,因为在阳翟、大梁、新郑等方向魏韩军还有力量,到时候以惨胜之军根本不足以拿下许城,威胁新郑。

身边谋士见他执意如此,最后劝道:“将军,车广之骑为最后的预备,这时候就用上,战局尚未焦灼……恐有些早。”

楚大司马扬鞭指着那些在二线列阵的步卒,豪气无限,大声道:“时代变了!如今这些步卒就可为预备,如昔年之战车广精锐投入冲击便可扭转战局的时代过去了。”

“陈蔡之师新建,为全军之弱,若不以骑兵驱赶,岂能坚守?”

谋士不再说话,身边鼓手号手便传令击鼓,一直在等待的车广之骑早已经燥热难耐。

他们都是低阶贵族出身,以往车广精锐便是楚国最精锐的力量,也是楚王压箱底的力量,进入车广才有机会接近楚王。

而现在楚王正在集权,正在大胆地启用一些低阶贵族想要取代那几个大家族的掣肘,车广骑兵建立之初便是许多楚国低阶贵族梦寐以求得以翻身的地方。

但这支车广骑兵在泗上墨家看来,其实也就是和泗上的非正规骑兵差不多的档次。

纪律性欠佳、敢于战斗、作风勇敢、个人马术很不错、单打独斗的能力很强,百人堪称精锐,可要是千人也就不如自耕农出身严苛训练的武骑士了。

狂热自然狂热,可是韧性并不持久。

这些车广之骑在战场上等待了许久,终于等到了立功的机会,当真是热情似火,在一些贵族的带领下朝着左翼移动,准备和魏韩的骑兵交战,想要将他们逐出战场。

墨楚联军的右翼。

庶俘芈的骑兵旅已经机动到了战场外围,并且正在一些树木的掩护下朝着魏韩联军的后方移动。

现在他们没有办法观察到魏韩联军是否对他们的机动作出了反应,一切只能听天由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