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渡半而击(第2/3页)

“其一陈蔡淮北之师可以断其后路;其二此地墨家之师只剩一半,也就只能退走。”

“是故我说,此计行险,但却可以借助江河将墨家主力一分为二。”

“暂且后退,也不是学宋襄公堂堂正正之阵,而是为了我军能够避开墨家的铜炮、可以后撤展开更多的兵力。”

“唯独就是死士若不成功,我军只有在江岸与墨家野战。到时候胜负难料,是故称之为行险。”

“非此,不足以破墨家精锐。”

他这么一解释,楚国君臣都明白过来了他的意思。

假定墨家要从江南经沙洲渡江的话,没有舟师的配合,在那处沙洲搭建浮桥是唯一的选择。

长江不是小小的巴水,除非是这些急转弯处的沙洲,否则的话搭建浮桥不是那么容易的,尤其是墨家的舟师还在浠水之东。

现在沙洲处墨家修建炮台、堆积木料,火炮数量足有几十,怎么看都像是准备放弃渡过巴水而选择调动楚军过江的意思。

左司马的意思是,如果说在沙洲处死守,墨家有炮兵的优势,江岸地区楚人交战根本就不成优势。

把部队全部排开,这里根本展不开这么多兵力。

小规模的厮杀,墨家有炮兵优势,再加上野战的能力,恐怕楚人也占不到便宜。

最关键的是,墨家不是只有从南岸渡江一个路线可选。

如果前期不顺,墨家大可以放弃这一计划,选择别的手段。

左司马是想,既要让墨家坚定从南岸渡江的意图,又要想办法在这个意图上击溃墨家的主力。

那么办法其实也很简单。

那就是故意后退,提前部署好反包抄的阵型,把兵力展开。

放弃滩头,诱使墨家坚定从沙洲渡江的想法。

等到墨家渡江到一半的时候,派遣死士从上游顺流而下,或是征调大量的船只塞满硫磺火药之类的东西,顺流而下烧毁浮桥。

这不是要占据沙洲上的筑垒,而只是为了烧毁浮桥,成功率极高。

哪怕是墨家有铜炮铁炮的优势,却也不可能阻挡这些舟船顺流冲下来烧毁浮桥。

一旦烧毁了浮桥,那么就借助大江将墨家的主力分为了南北两个部分。

全军野战,确实打不过。但只打一半,并且是提前后撤部署好了包抄的阵型,那就大有可能。

而且还可以在后退防御的方向上修建一些营垒营寨,到时候墨家的半数主力挤在江岸上,炮兵在南、骑兵也肯定不能第一批过江,空间又小又被挤压,浮桥被毁又没有了援军,这种情况下集结主力以三打一的优势,怎么也能打赢,最起码也得是个惨胜。

对楚国而言,溃散的部队都在自己控制的范围之内。

对墨家而言,背水列阵,一旦溃散,那就是死路一条。

只要能够获胜,那么墨家剩余的兵力就没有野战突破楚国防守的力量了。

再在这里守着也就没有必要了,还不如趁机赶紧后撤,最起码撤到淮南地区,缩短后勤距离,稳住阵脚,再求交战。

对楚国而言,则算是一场战略反攻,只要能拼死换回来墨家主力一半的伤亡,实际上楚国就算赢了。

墨家这一次是突然袭击,占据了先发制人的优势,一旦这个优势丧失,魏韩齐等诸侯肯定要想办法掐死泗上的。

再者真要是没有人支援,楚国也可以选择求和:越国尚未灭,墨家肯定担忧,大不了割让整个淮南,总可以苟延残喘,而且又能够让诸侯震惊,从而知道墨家之野心,以至出兵干涉。

当然,危险可能也有。

但楚国现在需要的是一个战略转折点,一个能够守住、并且证明自己能够守住的战略转折点。

淮北中原陈蔡之兵,就算是想要偷袭墨家侧后,那也得集结之后才行。要不然一个个的封君去送,送不了两次,墨家集结兵力吃掉几次,整个淮北的局面就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