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兵变(第2/3页)

此时安邑正乱,洛邑争执,沿河大营之中也自少不了各方的往来。

庞涓此时正与几名军功新贵会面公子罃的嫡系心腹,公子罃的心腹问了一下军中情绪后道:“秦赵韩齐逼迫太急,不割西河、廪丘、邺城,各国必怒。出兵反墨,已成定局,西河卒不愿南下,恐出变乱。”

庞涓道:“可与公子罃争者,唯公子缓也。吾有一计,上可保公子罃继承侯爵,下可使得西河愿战,外可使得各国压迫不至太甚,使得魏国尚有元气。待将来,或可再起。”

他敏锐地觉察到这是一个自己步入到魏国核心层的机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既然已经决定了投靠公子罃,那么就必须要为公子罃做出足够的贡献,唯有如此才能够完成从军功新贵到魏国大族的一跃。

来的人都是公子罃的心腹,他接触已多,自然不会担心对方走漏了什么消息。

对方闻言,果然大喜,问道:“计将安出?”

庞涓道:“如墨家所言,要解决问题,便险要分析问题。”

“今日魏国之危,问题的根源在于三点。”

“其一,墨家要天翻地覆,贵不恒贵贱不恒贱,人人平等又要土地归天下人所有,是故秦齐韩赵皆反,而魏地食肉者亦反,此为最主要的矛盾。”

“主要矛盾之外,在于魏弱,难以作为抵抗墨家的主力,故而韩齐赵秦出兵,既要依仗魏提供粮草民夫,又依仗魏国食肉者反墨之心胜于其他,所以可以逼迫君上公子极甚。”

“这其中,还因为若公子罃不割地,公子缓必割。魏国之事,魏人已经难以做主,诸侯干涉才能决定魏之继承。”

“西河卒的问题,是不少西河卒的土地财富皆在河西,若割让河西,土地赠与秦人,这消息传来,却无一个消息说怎么补偿武卒的土地。”

“贵族立功,动辄赏田十万;武卒厮杀,却也只得数百亩之田,而且这些田地还要被割让出去,他们必然怨怒。”

“只说将来反墨成功,必赏好田与奴仆,可是一则墨家善战,战未必胜,不胜则无可赏;二则战争也需数年,这数年间,其家人妻子如何生活?”

他略作分析,旁边几人都点头称是,心想果然如此,若是条理清晰地说出来,倒是简单了。

公子罃心腹听完后,深吸了一口气,心中一紧张,听出了庞涓的意思,试探着问道:“你是说……做掉公子缓?”

庞涓道:“和墨家的主要矛盾要解决,只要这个方向不变,那么诸侯不会压迫太甚,尚且可谈。现在之所以压迫太多,就是因为公子缓的存在。君上至今不曾立太子,公子缓势力亦大,故而韩赵齐秦可以左右逢源。”

“若公子罃不多割地则逼公子缓;公子缓不割则支持公子罃。”

“但有一点,诸侯此次会盟于洛邑,其目的不是分魏,而是反墨。若不然,真要是他们想和墨家媾和而瓜分魏地,又怎么会让君上也参与会盟呢?所以分魏之事,只是恐吓,只要认清楚主要矛盾,便可硬挺下去,他们也无可奈何。”

“然而却因为公子缓的存在,心思不一,便难坚持。是故,做掉公子缓,便可让局面好看。”

庞涓的这番话,颇让公子罃的心腹有种茅塞顿开之感,深思之后道:“你说的没错。若是真的准备和墨家媾和而分魏,不可能邀魏共朝于天子。”

庞涓补充道:“最惧墨家者,韩也,是以韩国至今不曾要割地,只是希望魏国割地而让秦、齐、赵出兵。”

“但此番洛邑朝天子,不只是韩国派出使者,秦国也一样派出了使者。而且西河大战刚定,秦立刻派兵夺取了商地,对墨家的警惕不下于韩。”

“所以,韩、秦反墨优于分魏。齐若分魏,必要的韩秦之力,而若韩秦不支持,齐国便要担心墨家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