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道统、法理、天子(一)(第2/3页)

六千齐军被俘四千,伤亡两千,一百四十名低阶贵族多数战死,少数自杀,只有六人选择了投降。

墨家伤亡三百,七名中士以上的军官战死。

中午短暂休息打扫战场后,回到营地背上了背包,将伤员留在营地,留下了五百骑兵看守俘虏,剩余人振奋精神,快速行军,天黑之前行军二十里。

至此,距离诸侯联军主力之间的最后一点障碍也被扫清。

四日后。

墨家在陈、苦县的疑兵偏师五千,出阳夏东北,意图阻挡阳夏方向韩军北上会和。

主力前锋黏住了联军主力。

承匡方向的偏师出击,急行军插在泓水附近,挡住了联军主力南撤、西逃的路,墨家主力过商丘、宁陵,会于泓水附近,迫使诸侯联军不得不选择决战。

两日后,墨家的兵力开始集结,诸侯联军也挖好了营垒,做好了决战的准备。

诸侯联军中军右翼加在一起一共十余万部队,经过墨家的分割、歼灭之后,集结在这里可以决战的联军主力人数却不多。

五千名骑兵,八百辆战车,三十五门五斤铁弹的铜炮,刨除逃亡的兵卒,还有大约四万名步兵。

骑炮步加在一起,约有四万九千余人。

墨家这边则是集结了泗上几乎全部的野战力量。

一万六千名骑兵,一百四十门五斤铁弹以上的铜炮,各个旅配属的小炮不算,五万名步兵,一千五百多战斗工兵,两千名先登营掷弹兵,总兵力将近七万五千。

骑兵的数量是联军的三倍,炮兵不算质量只看数量也是联军的四倍。

步兵这边,除了一个师的冷热兵器混编外,剩余的都是可以插入短矛的燧石枪。

联军则有半数火绳枪,半数长矛手。

大战在即,墨家军营中却迎来了一位说客。

联军军营中走出一行人,为首的是个士人,欲见墨家巨子,有言语要谈。

这种时刻,适本不欲见,觉得无非只是一番说客的屁话,多说无益,打就是了。

优势这么大,此战之后,韩、齐、魏、卫、周可战之兵皆亡,墨家之前二十余年蜷缩在泗上需要纵横捭阖的外交手段在绝对的力量面前已经无用。

但对方央求不止,说是为关乎天下。

适只当是周天子、齐侯韩侯等人以为必败,不准备打了,思索之后便同意见一面。

在场的人不少,明日的大战已经准备就绪,夜里的扎营警戒也都分派完毕,并不忙乱。

既是决定要见,也就不能不让许多人在场做个见证,不能够有些密室不传六耳之语。

天子之师那边的说客被搜身之后带入了军帐中,入帐之后,适便问道:“大战在即,先生却说关乎天下,非要想见。不知有何见教?若为说客,还请还矣。”

士人拜道:“此番来,正是来恭喜墨家巨子。”

“周天子被困阵中,围困万千;墨家兵强马壮,人心振奋。此战,墨家必胜。”

“此战之后,墨家巨子便可为天子矣,是以前来恭喜。”

这话说的倒怪,虽然这是一个明显的事实,可是作为诸侯联军那边的人,居然用这个来做话题的引子,丝毫不谈什么义不两立之类的话。

适心中略微有些兴奋,知道但凡这么说的,必有后手,这些年都少见这样的敌人:在两义不同立的背景下,那些死硬支持旧规矩的士人基本上开口就是完全说不到一起的大义,根本没有办法进行行之有效的沟通。

他既这么说,适也不能不反驳,便道:“子之言大谬。我为墨家巨子,坚信的道义是选贤人为天子。”

“大丈夫处世兮,当仁不让,我自忖为贤人,故而可以参选天子,然而并不是说墨家巨子就一定是天子。若此战定,则要立新规,制新法,天下万民制法以定选天子、诸侯、大夫的规矩,即便为墨家巨子,却也要遵守这个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