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两天子之战(一)(第2/3页)

但凡事有利有弊,现在联军这么选,利是可以有进攻反击的可能;弊则是战线拉长导致了墨家完全可以利用诸侯联军对墨家两翼战术的固有印象,猛攻诸侯一翼,迫使诸侯联军调动兵力支援,而支援两翼最方便的就是中央方向,一旦调动出现了薄弱,就可能会被墨家从中央凿穿,将联军主力分割为两半。

三柳社方向就是墨家的佯攻方向,也就是联军的左翼。

那里位置很重要,要让诸侯联军误判,认为墨家要攻下三柳社,从而切断联军向后撤的最后可能。

实际上对于切断联军退路,适并不是很在意。

阳夏方向的韩军,不舍弃阳夏的话,根本攻不过来。

舍弃阳夏全军而来,至少也要四天时间,而且这还不包括他们要突破在半途阻击他们的时间。

决战战场,自己手里有巨大的骑兵优势,联军敢撤,立刻就会变成溃败。

他只是想让乱军误判。

一旦诸侯联军误判,墨家在三柳社那边猛攻之下,必要从中军调动兵力支援。

到时候中间方向就会薄弱,以步兵结成纵队密集突击,辅以骑兵,便有可能将其分割。

三柳社方向,是墨家的右翼,在那里部署了五十门铜炮,六千轻骑,以及一万两千名步兵。

中军则是墨家的主力所在,在靠近右翼的方向部署了四十门铜炮,既可以支援右翼又能在转为中央突破的时候攻联军中央。中军前方是二十门铜炮。

冲阵的武骑士师在中军后方,需要投入战场的时候再行选择。

一个师的兵力作为预备队,部署在第二线中军和右翼结合处。

左翼则采取了一个更有利于防守的部署。

每两个旅结合在一起,第一个旅在正面展开,第二个旅分成三份,两份在第一个旅左右侧后方稍微密集部署,剩余一份在后方做预备队。

每两个旅配属两个连的轻骑,用于接战后敌军退却后小范围追杀。

侧翼有三千轻骑以掩护。

明天天一亮,炮兵就会开始轰击,等待轰击的过程中,便需要调动部队,完成进攻准备,或者再针对联军的部署重新调整。

这场决战不再是以往对齐对越那样的战役,双方为了展开兵力都拉长的战线,以便能够将兵力部署开。

墨家作为主攻一方,将近六七公里宽的战场,已经不可能做到完全一致地行动,三军各有主将,按照预定的计划进行,互相之间的支援策应既要看三军主将各自对战场的把握,也在于中军主力这边的这些预备队由适掌握进行一系列地战场调度。

第二天一早,太阳还没有升起,睡眼惺忪的观察兵们就已经洗漱完毕。

他们要赶在太阳升起之前做好他们的准备工作,巨大的热气球需要提前用大皮橐充气。

太阳刚刚升起来的时候,是最适合升气球的时候,气流平稳,而且天气还有些冷。

几个辅助的士兵脱掉了棉衣,只穿着一件单衣,三个人一组拉动着沉重的皮橐,这是墨家早些年守城战防备敌军挖地道的“制式装备”,主要用于往地道里面灌烟,后来开始烧硫磺,但是核心思路一成不变,只是挖洞进攻的人死的更惨而已。

沉重的皮橐被包裹在一个巨大的木外壳中,这样才能够产生足够的风压。

皮橐呼哧呼哧地喘着,就像是刚刚下完雨之后在淤泥地里耕种的牛。

棉布里面夹着一层油薄纸做的巨大的气球伴随着皮橐的喘息,逐渐开始膨大起来。

这时候没有什么高级的材料,最便宜的就是棉布夹薄油纸做外壳,可以飞个几百米高,但军中一般也不用飞那么高。

柳条编织的吊兰内,装着用各种油脂混合出的加热炉,极为昂贵的桐油和鲸油就这样被使用。

气球逐渐膨大后,便开始加热,旁边的辅助兵用绳索拉住,让气球直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