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别具匠心(第2/3页)

指南针的外表是陶制的,里边浮着一根绣花针。真的只是绣花针,过程他们看的清清楚楚,就是烧了一下,冷水侵了一下。

就变成磁针了。

针头向南,针尾向北。

“真是巧妙,真是巧妙啊。”谢工手上拿着指南针,几乎呢喃道。

寇封的制作真的太差了,过程中还出了一点小意外。但是巧妙的构思,却是让谢工五体投地了。

所谓术有专攻。他们攻的是工匠一道。而寇封却是帝王之道,但没想到,这个威震东南,赫赫有名的楚君,居然能有这种巧思。

真是让人敬佩,又让人羞愧。

他们刚才还怀疑寇封呢。

“这个如何?”看着三个工匠那目瞪口呆的神色,寇封笑道。

“若楚君携此南下,南中定平。”谢工祖上是墨家子弟,家学渊源,不仅认字,而且知道一些大道理,年纪又大,经验丰富。

知道寇封这个楚君有多么聪明,多么巧思。但专攻一路,那就是帝王之道。寇封找他们来,教导他们制作这个指南针。

用意,肯定是为了平定四方。

南中,南蛮。

谢工的话,到是让寇封颇为惊异。虽然说他想要提高工匠的地位,但毕竟还没有开始。目前工匠还是比较低贱的。

但没想到这个老工匠居然能凭借这么个小玩意就知道他要伐南。当真是不凡。

不过,随即寇封又想到这是蜀中。与南中很接近。当地的老者,对于南中很了解,也就不是什么让人诧异的事情了。

“谢老先生吉言了。”寇封笑道。

“不敢,不敢。”谢工说完后,其实就后悔了。他一个小小的工匠,又怎么会有对楚国大事,指手画脚的余地。

若是一个不好,没准就会被砍头了。

但没想到寇封居然还如此和颜悦色。谢工只觉得受宠若惊。

“好了。既然老先生知道这小玩意的用处,孤就不多说了。尽量在短时间内,制造大批量出来。孤还有要事,先走一步。”过了片刻,寇封说道。

“诺。”谢工领着其余两个工匠躬身应诺道。

随即,寇封转身离开了,谢工很恭敬的送了寇封几步。

“这位楚君当真是平易近人。”

“还别具匠心呢。”

寇封离开后,谢工身旁的两个工匠忍不住赞叹道。

“楚君临蜀,又意在伐南,为蜀中平定南中祸害,乃明君,你二人切莫背后论道。”谢工闻言却是斥责道。

虽然这两个人都是赞叹话,但是谢工却是听的不爽。

不仅仅是因为寇封楚君的身份,背后论君,罪当处死。也是寇封要伐南,身为蜀中子弟,谢工对于南方的那些蛮夷,可以说是痛恨之极的。

谢工知道寇封欲伐南,对于寇封的敬服不由达到顶峰。

“诺。”

两个工匠闻言顿时面色一震,应诺道。

蜀中工匠都痛恨南中蛮夷如此,可见寇封若是平定南中,各人的身为在蜀中一定会达到顶峰。

从此,蜀中就会与吴中,荆楚一样,彻底臣服在楚君君威之下。

君威,不是指君上的统治权力,而是指四海荡平, 人心归附,威望盖天。四海荡平,人心才能归附,而人心归附,才能辐射国君的威望。

如汉天子刘协,人心向背,比一城之主都不如。还谈什么君威。

……

指南针的制作,虽然简单。但是寇封亲自动手,也耗费了不少的精力。再加上这段日子以来,寇封不断的安抚蜀中的士族,豪强,官吏,百姓。

比较疲累。

因此,回到楚公别府后,寇封打算小睡一会儿,养养精神。

不过,想休息是一回事,但能不能休息却是另一回事。

寇封刚回到府中,寇水就来禀报,说是刺史从事丁相求见。

益州刺史,寇封还没有确定。目前楚国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荆北刺史是寇封亲自担任的,而益州作为楚国对外开拓的地盘,楚国的重心又有渐渐西迁的意图,因此,益州刺史这个位置,寇封是留给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