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悲歌(第2/3页)

或许他用严嵩抢回了权力,可是他却坑了整个大明。

贪官横行,送礼成风,私相授受,这些都是他留给大明的,连戚继光都不能免俗,到了这个时候还需要送礼给张居正,何况在那个时代的胡宗宪。

做事的人是不容易的,坏事的人却非常容易。

想做事情,很多时候你不得不屈从于大环境,屈从于现实。

看着趴在地上痛哭失声的徐文长,朱翊钧也没去劝说他,而是撩起龙袍坐在了他的身边,静静的看着徐渭。这是徐渭的悲声,何尝不是大明的悲歌。

半晌,徐渭擦了擦鼻涕眼泪,也不跪着了,直接坐在了地上。

朱翊钧看着徐渭,笑了,事实上和自己想的一样,徐渭不是一个合格的官吏,他的脑子里面有很多文人的理想主义,或者是文人的浪漫情怀。

这些注定了他不会成为一个政客,也注定了他今日的悲剧。

只不过徐文长的悲剧,是他一个人的悲剧吗?朱翊钧认为不是,这是整个时代的悲剧,是大明的悲剧。

“舒服了?”朱翊钧拍了拍徐渭,笑着说道:“那就和朕聊聊。”

徐渭抬头看着朱翊钧,半晌才说道:“陛下不一样。”

朱翊钧一愣,一头雾水地说道:“什么不一样?”

“陛下和世宗皇帝不一样!”徐渭直接开口说道。

朱翊钧笑了,他当然和嘉靖皇帝不一样,嘉靖皇帝面对的是杨廷和他们,自己面对的是张居正,相比较起来,张居正的权势比他们大多了。

“哪里不一样?”朱翊钧笑着对徐渭说道:“说来听听。”

“草民在京城这么久,对朝中的事情也是知道的,草民当初以为张居正不会有好下场的。”徐渭也没什么顾忌,他孤老头子一个,没什么不敢说的。

“张居正揽权太重,无论何朝何代,揽权太重是没好下场的。”

“让草民没想到的是陛下,陛下一直容忍张居正到死,死后还极尽哀荣,忠正侯,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封号。纵观历朝历代,忠武侯有两个,一个是诸葛武侯,一个是王猛。”

“别人说的是张居正的谥号‘文’,草民关注的却是这个追封。”

“陛下以忠正侯追封张居正,可见张居正在陛下的心里面,张居正的功劳比诸葛武侯更甚。”

笑着看着徐渭,朱翊钧笑了,点了点头说道:“说的不错,你还是第一次猜到朕的想法的人,朕该说不愧是徐文长,盛名之下无虚士啊!”

“都是些虚名罢了!”徐文长不在意地说道。

“皇上以为皇上会犯错吗?”徐渭抬起头,突然盯着朱翊钧问道。

朱翊钧点了点头:“当然,为什么不会错,人无完人,皇上虽然叫天子,可是终究也是人,是人就会犯错,不然也不会有罪己诏了。”

“皇上也是这么看张居正的?”徐渭开口问道。

朱翊钧再一次点头:“朕觉得看人要分开看,他的功过要分开,人无完人,不能只盯着功,也不能只盯着过。于国有大功的,些许小节就不用太在意。”

“胡宗宪也一样,他于国有大功,或许有些地方做的不好,不对,但是人无完人,对于有功之人不能过于苛责。”

“朕觉得无论是张居正,还是胡宗宪,他们都是有不得已的地方。”

徐文长叹了一口气,沉默了半晌,最后才开口说道:“或许这就是明君圣主该有的气度,陛下年纪虽然不大,可是这胸襟气度已然超越无数君王了。”

“和朕说说胡宗宪的事情,朕愿意听一听,虽然时间并不久远,朕也想以之为戒,以后别再出现第二个胡宗宪了。”

“好,那草民就和陛下说说!”徐渭点了点头,开始说了起来。

从自己和胡宗宪的相识开始说起,满脸都是怀念之色。

徐文长叙说的过程,朱翊钧都仔细的倾听,不时还要发问一句,张鲸在一边伺候着,茶叶都上了好几壶,中间徐文长还出去上了一趟茅房,到了中午时才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