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满嘴荒唐言(第3/3页)

陈旭脸皮轻轻的抽抽了几下也情绪也慢慢平静下来,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种事莫说自己管不了,即便是秦始皇也管不了,天下何其大,在这个通讯和交通极度不发达的年代,一个命令想从咸阳传遍全国,起码得月余时间,而这大山之中更是会被偷懒的官吏刻意忘记。

而乡吏大多都是镇上的富裕之家,而且一般也是威望最高的人物,以乡亭为核心的连坐制度看似紧密公平,实际上都掌控在当地的大姓和恶霸手里,无论是税粮还是徭役,最受压迫的还是最普通最穷苦的老百姓。

就比如说清河镇,木匠刘二娃、石匠刘大安、游缴刘坡这三个人其实就是一家人,虽然隔了那么两三代,但打断骨头连着筋,因此刘家在清河镇真正算是一个霸主级别的大户,一般也就对陈旭比较恭顺,乡民与他们的差距非常大,见面说话都要小心翼翼。

此外亭长高河和陶匠高平也是一家人。

粮库管理员牛全和篾匠牛三也是一家人。

清河镇有十多个姓,但能够排的上名号的也就三五个。

这些家族基本上是不用服徭役的,而且基本上也从来就不用交税,镇上的各种工坊都被他们掌控,匠工基本也都出自他们祖传的手艺,因此这些家庭也最富,虽然如今他们都对陈旭恭恭敬敬,那是因为以前陈旭头上是县令,不得不恭敬,而如今陈旭对他们的作坊投资改造算是利益共同体,也都得到了切切实实的好处,因此也有发自内心的恭敬,但不管怎么说,就和后世两千年之后的村民自治一样,看起来很美好,但实际上村匪恶霸当道,无权无势无钱的三无家庭才是整个大秦承担赋税和徭役最重的阶层。

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汉开国太祖刘邦,他农户出生,不喜欢种田只喜欢在外面瞎混,但为人豪爽仗义,混出名声之后当上了亭长,然后就越发的张扬,在十里八村纠集了一大群跟他一样的混混,成为了当地一霸,就连沛县的县吏萧何、曹参都是他的拜把子兄弟,为后来造反奠定了强大的人缘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