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枭雄会(第2/2页)

浅井长政这家伙,真的值得你们信任吗?平手汎秀几乎忍不住要发问。或者是,这只是对某个女人的信心?把国家大事建立在这种不切实际的信心上面,不是太儿戏了吗?

这个时候台上那三位“殿下”已经开始当着众人的面,互相表决心做姿态了。三人严格说来都不是什么名门,甚至可以说全部是缺乏文化的乡下武士,自然也不会像职业外交家那样字字斟酌。

首先是织田开口了:

“二位殿下能够前来,信长实在感激不尽,就代替足利左马头拜谢了!”

这句话看似应景的场面话其实却大有内容,首先是“二”位殿下,这个称呼直接把挤出两三千人的朝仓氏选择性遗忘了。接着又隐约点出自己能够“代表”足利义昭来发号施令。

“呵呵……”浅井长政施礼道,“天下大义所在,人人心向往之,可不能只交给义兄您一人啊!如果您做大将,在下来担任先锋,想必天下也就可以安定下了吧。”

前半句锋芒毕露,大有与信长争先恐后之意,后面却突然话锋一转,甘愿为一先锋将足以。平手汎秀觉得这种转折十分不自然,浅井只是有意对自己的野心稍加掩藏而已——不过这种看法显然也是受到后世“史实”的影响。

“两位都是英雄豪杰啊!”德川家康讪笑了两声,说到:“其实在下本来是从不甘于人后的,无奈四邻虎视眈眈,不敢轻易调动大军,所以只选了一千多人……”

话语风格大变啊!比起那个行止优雅,礼贤下士但华而不实的家伙,面前这个才是那个骗过猴子,被认为“忠厚可信之人”的所谓“典型东国武士”。

没有想前面的长政那样刻意表示遮掩,却只是提出无奈的现实,如果这也算是一种策略的话,那么可以命名为“大奸若忠”。当然欣赏家康的人会改为“大智若愚”才对。

见足了“世面”之后平手汎秀觉得没什么可看的了,毕竟谁执牛耳的问题之前其实已经差不多解决了,于是剩下的时间几乎是浑浑噩噩中度过,直到丹羽长秀私下问了一句话:

“甚左大人啊……”

“五郎左大人有何指教呢?”

“您不觉得本家对于浅井氏太过乐观了吗?”

这与其说是丹羽长秀眼光长远,倒不如说是他行事谨慎,即使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出现纰漏,也一定会先削去那个百分之一再行动。

“以我看浅井备前的确是深具野望的武将,不过未来之事变数太多,恐怕难以立即下定论。”

汎秀如此侧面作答。

“的确。”丹羽忧色稍减,微微颔首,“这么想也没什么理由啊……大概是我多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