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缓称王(第2/3页)

平手汎秀当然知道事情的缘由何在。

起因就是前段时间织田信长表现出对幕府的持续压迫,身为其中关键人物的平手汎秀,心知无法说服,故而使用了“以退为进”的手段,主动辞去了和泉守护代职役,建议足利义昭召集近畿群豪共同商议接替人选。

结果,以丹波波多野、赤井,摄津池田、和田、伊丹,河内畠山、游佐等人为首,这群被信长视作臣从者的势力,却都表现出支持幕府的态度,拥戴了饭尾贞遥、御牧益景和野村定常这三个幕府谱代家臣来接替和泉事务。

这让自视甚高的信长感觉像是挨了耳光一般。

若是足利义昭主动跳出来与织田对峙,那并不可怕,大不了以势压制嘛,类似事情早就做过好几次了。然则近畿“群雄”们的态度就不得不让人警惕起来,这群人单独来看,没有一个能拿出超过三千的军队,但若被幕府捏合在一起就不好说了。

好在信长这个人一向实事求是,不盲目追求面子,而是务实地思索解决问题的方案。

故而他急匆匆地将平手汎秀从几百公里外唤回来,劈头盖脸就是一句疑问:

“如万千代(丹羽长秀)、权六(柴田胜家)、吉兵卫(村井贞胜)等,皆言近畿已经唯我织田马首是瞻,缘何甚左(平手汎秀)你独具慧眼,看出其中隐患呢?”

这个问题可真不好回答。

平手汎秀一时就愣住了,甚至都来不及观察一下岐阜城本丸的新装修。

确实,信长这家伙的自信心素来有点盲目和夸张,但也不是说无中生有的。他也是得到了错误的印象,才会对局势过度乐观,失去了准确的判断。

按这句话来看,这个“错误的印象”,是来自于丹羽、柴田、村井等人的。除平手以外的织田重臣们,好像都同时低估了幕府的号召力,而又高估了织田家的人望。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别人一齐看走眼,独你一人避免呢?

好像只能有两个解释,要么是自己的智术远胜同僚,要么是其他人忠诚度有问题,故意报喜不报忧。无论怎么回答,都不免有自卖自夸,贬低群臣的味道。

若是明智光秀或者泷川一益,或许就真这么说了,信长一向欣赏自信的人,这也是他们作为外乡人能得以青眼的原因之一。

但平手汎秀可不是这种风格的。

所以他沉思半晌,伏身回答说:“这是因为丹羽、柴田、村井诸位大人,都是不世出的俊才豪杰,无法理解小人物们的想法。”

这种不知是褒是贬的话令信长哂笑了一下:“那甚左你,又如何?”

“在下……虽然也有些微不足道的智术,但骨子里却有一半小人物的成分啊……”汎秀故作谦虚,说了一句自己也未必相信的话。

“请详解!”信长依然是如往日一半言简意赅,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却比以前更有礼貌了。这是因为朝廷官位的关系吗?可是,这么点芝麻绿豆的官位,难道不是信长他老人家帮忙要过来的吗?

平手汎秀有点不明白,但嘴里的话却没停下:“这几年以来,本家如疾风怒涛一般席卷近畿,震动天下。在这样的局势下,身怀抱负的豪杰要么就主动来投,希望获取建功立业的机会,要么就站在本家的敌对方,企图逆转大势取而代之。但天下豪杰终究是少数,更多的是缺乏长远眼光的凡庸之辈。”

“凡庸辈会如何?”信长饶有兴致地追问道。

汎秀从容答曰:“多半都是趁着前些年的变乱,赚下一丁点产业的小势力。他们根本考虑不到整个天下的局势,心里全是自家的‘一町三反田’,失去了开疆拓土的勇气,却怀着侥幸,希望现在这种日子能够持续下去……所以,幕府越是衰微无实权,织田家越是强大,这种人的立场反而是越不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