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幕府军大胜之后(第2/3页)

山科言经也实在是不敏锐,毫无警觉地担负了这么烫手的工作,面对各种隐晦的暗示和弦外之音,老是半懂不懂的样子,令人气急。

闲扯了几日,到九月二十日入夜后,北方传回消息:将军大人亲征取得大捷,斩敌无数,所向披靡,朝仓义景闻风丧胆,自缚请降。

这让平手汎秀差点惊掉了下巴,把情报反复看了四遍,又仔细询问了一番才不得不接受现实。

……

打赢就罢了,毕竟胜败乃兵家常事,就算幕府军再弱,运气好也不是不能打赢……问题是到现在为止,只花了十几天功夫,就取得令“朝仓义景自缚请降”的大捷,实在难以置信,匪夷所思。

足利义昭一贯就擅长玩弄阴谋诡计,假若还能掌握一支超过万人,具备相当战力的军队,也许……也许……室町幕府果然中兴在望?

平手汎秀安下心绪,睡了一晚,次日凌晨醒来,洗漱停当,用完早膳,在邻近的佛寺打发了一会儿时间之后,看到了较为详细的报告。

分别来自不同部门的三份书面资料呈了上来,相互可以印证。

这才稍微清楚事情始末。

大体来说,朝仓家确实是一个很缺乏凝聚力的集体,虽然在武田信玄的威逼利诱之下,勉强抱成团合力攻入了近江,但甫一看到大势不妙,就成鸡犬散去,形成三个团伙,彼此推卸罪名,指责不休。

第一个团伙,是继续拥立上代将军之遗孤(现已取名“武辉丸”)的势力,他们都返回了一乘谷城。虽然这个养子是足利义昭强行推过来的,但毕竟是走的正规程序,名正言顺。实际掌权的则是鱼柱景固、前波吉继、富田长繁等人。

这些基本都是以前朝仓家中,对朝仓义景有所不满的“反对派”。

当年足利义昭强行把侄子推过来当养子,趁势扶植这些反对派,意图就是要分而治之,瓦解朝仓义景的统御力。

没想到还是武田信玄棋高一着,能说服这帮人暂时放下成见,勉强齐心合力。

算是足利义昭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第二个团伙,是朝仓义景趁兵荒马乱,摆脱家臣们的视线,单骑到了北之庄城,并取得朝仓景镜等家臣的支持,占据了越前国北部三郡的地盘。

这应该算是“旧势力”的反扑了。

朝仓义景怎么说作为正牌家督,多少是有一部分人支持的,何况足利义昭明显居心不良要搞分化瓦解的阴谋,朝仓家的一门众肯定要拼死反抗。

他们跟一乘谷那批人完全是互相看不顺眼,看在武田信玄那空头支票的份上,捏着鼻子合作了半年,遇到严峻考验就骂上一哄而散了。

还有第三个团伙,是以一门众朝仓景健为核心的一小部分人,撤到了敦贺郡,似乎与其他两方都不是一条心。

足利义昭亲征至越前,敦贺的朝仓景健立刻降伏,声称“鄙人一向不赞成与武田勾勾搭搭,一向坚持效忠幕府才是唯一正道,奈何人微言轻,无法阻止同僚铸成大错。现在终于能够拨乱反正了!”

这显然是鬼话。

足利义昭也知道这是鬼话。

朝仓景健也知道足利义昭知道这是鬼话。

但足利义昭还是假装相信了。

朝仓景健也假装不知道足利义昭是假装的。

共演了一出痛哭流涕,感人肺腑的戏码之后,足利义昭口头承诺说“若平定越前一国,便让景健殿继承家业是最合适的。”

然后他们就一同进军了。

对面朝仓家的两大派系虽然矛盾重重,但也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姑且达成了最低限度的一致。

根据平手汎秀看到的情报,一乘谷军约五千到一万人,是在九月十七日早晨到达一处名叫“大谷寺”的庙宇附近布防备战,一个半时辰之后幕府军也来到附近,发动了进攻。但北之庄军约四千到八千人,却耽搁了很久,是在当日傍晚才姗姗来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