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无法拒绝的“恩赏”(第2/3页)

“良将”一词,惹人心动。

近日来有所斩获的旗本大将拜乡家嘉、加藤光泰,与外样重镇荒木村重、三云成持,这四人都跃跃欲试。

但平手汎秀却一眼扫过,首先提起的是:“此战的谋划之功,是源于泷川、竹中的智慧。这份勋绩,我会单独亲笔写下来,向朝廷上表奏报的。二位不愧为军师之才,正宜随我到京都共理国事。”

话音落地,泷川一益面上顿时喜忧参半,然后连忙躬身施礼遮掩住表情。竹中重治却是正好连连咳嗽,脸色惨白,就没有显示出任何值得一提的反应。

此举究竟是否明升暗降或者羁縻幽禁,恐怕很难说清楚。然而这两年一番温水煮青蛙的折腾下来,就算真有什么不利的想法,二人也无力抵抗了。

接下来平手汎秀方才徐徐道:“与越后上杉军作战,各位都十分英勇,战果斐然,理应有所奖赏,这是不必说了。诸将之首,当推本多忠胜,其次,则是岛清兴,对此可有谁存在什么疑虑吗?”

众人听闻此言,皆有些惊讶。

此二将确实表现不俗,英勇身姿大家都看在眼里。但是他们分别隶属于德川、织田两家,并非平手氏的直参,甚至连外样众也说不上,勉强只能算个陪臣。

为何偏偏要把两个陪臣单独拉出来讲呢?

没有道理。

除非是为了……

这时,京极高吉、武田元明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无关人士,以及平手家的河田长亲、本多正信等人,却纷纷表示“宰相中将说得太对了,两名有功之臣,一定得要好好表彰一番,才能天下人信服,显示执国政者的器量”云云。

纷乱的议论声中,各方武将们身份各异,有的稍有嫉妒,有的心悦诚服,有的冷眼旁观,有的热心起哄。

但唯独正在被谈论的主人公——本多忠胜本人,忽然一跃而起,大步出列,对着主座盈盈下拜,正色道:“鄙人一介三河愚者,能得平手宰相中将青眼有加,实乃无上荣幸,倍感惶恐不安。然而家祖、家父世代效忠于德川氏,无论遇到何种艰险,从未有过一丝动摇。传至今日,我断然不敢不遵循先人的教诲,即便您有恩赏赐下,鄙人也只能以德川氏家臣的身份领受,先要征得鄙主的意见,万不敢逾越。”

他深深伏下身子叩倒在地,言辞恳切而又坚决,完全心意已决,不容动摇的姿态。

接着,另一被论及的岛清兴,也从容而出,并排拜倒于地,粗犷的声线响起:“素闻三河本多忠勇堪为武士典范,鄙人不才,亦有见贤思齐之心。吾岛清兴先仕于大和筒井,后奉命护送主公之妹至岐阜城,如今那位夫人已有子嗣,于是降世的少主就理所当然成为我应该侍奉的人。因此平手宰相中将的奖励,万万不敢轻易领受。”

此人开口,铿锵有力,话音传开,有金石落地般的响动,令人印象深刻。

平手汎秀目视此二人,面无表情,眼神来回徘徊,忽而放声大笑,抚掌曰:“两位忠勇之士,这是什么姿态?莫非以为我是那种用高官厚禄来诱惑别家重臣的无耻之徒吗?真是令人寒心啊!”

本多忠胜、岛清兴大为窘迫,连忙口称不敢。

心里却不知是否在腹诽“不就是如此吗”。

接着在众人注视之下,平手汎秀又道:“恐怕要让二位失望。我所要会给出的,并非什么令人艳羡的待遇,而是常人避之不及的难题!实不相瞒,这次赶走上杉之后,我将集中力量于其他战线,至少有一年不会再来北陆,这段时间需要有人坚守越中、能登,抵御上杉弹正的攻势!如此职位,虽然可以说是职高权重,广受瞩目,但恐怕并不是什么炙手可热的位子吧?”

此语一出,众皆默然。

京极高吉立即帮腔,长吁短叹,一脸惊恐地说:“老夫年纪大了,肯定不敢承担如此重担。那是年轻人才能胜任的事情了。”武田元明也连忙点头,满是惧怕地补充道:“虽然是立功的大好机会,但我要在后无支援的境地下,与越后之龙对阵,宁愿不要这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