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3章 佛得角(15)(第2/3页)

同盟方面却不然,在未来一年内能服役的还有2艘衣阿华级、2艘狮级和1艘前卫级,1945年预计还有2艘衣阿华级,总计7艘比较现代化的战列舰服役。除威斯康星号、密苏里号(均属衣阿华级)外,其余5艘军舰在二战中均未建成,这个时空因英美前期在海战中损失惨重,强化了资源投放力度,预计到1945年年末之前基本可以完工。

受日本超级战列舰的刺激,美国拟定建造8艘蒙大拿级并追加2艘衣阿华级的建造计划,总计8艘蒙大拿、8艘衣阿华级构成美国的88舰队。1943年开工兴建了4艘蒙大拿和1艘衣阿华级,1944年还将开工另外4艘蒙大拿级和1艘衣阿华级,这些军舰预计将从1946年9月份以后陆续服役,到1948年全部完成。

德国情报机构只知道美国继续开工新战列舰,对具体建造数量和性能水平并不掌握,但霍夫曼知道蒙大拿级,数量他估算为4艘——他万万想不到丧心病狂的美帝一口气会下8艘!

如果美国将战争拖到这时候,局势显然不太有利,即便以4艘蒙大拿级计算,英美战列舰部队实力也强于轴心。但霍夫曼对停止发展战列舰的态度是坚决的,一是航空母舰成为海军主流的趋势不会动摇,二是在核弹成型并大量列装后,搞大规模舰队对战同样是找死。

但新技术革命、新战争态势爆发的当口却由不得当事人自己选择,即便德国超级炸弹能几乎与美国同时完成,短期内也是恐吓成分居多,不具备实战能力,前瞻性、方向性与现实性的结合非常微妙——这种微妙除了穿越者本人,无人可以领会得到。

小泽对此表示赞同:“原本我认为战列舰已经过时,但由于堀悌吉长官对超级战列舰作战的创新性运用以及最近几次战役中战列舰的突出表现,我发觉在作战中尤其是在大西洋方向的交战中依然具有较高价值。可惜,无论德国还是日本,都没有能力既维持庞大的战列舰建设计划,又建造足够数量的航空母舰,只能选择更重要的航母进行建设,现在英美损失了几艘战列舰,虽然老旧,依然是非常重要的胜利。”

不过很快他来了转折:“但我认为,您所期待的大规模海军决战可能不会发生,这既有力量对比的因素,也有作战模式变化的缘故,更有政治上的其他原因。”

在航空力量方面,轴心现在掌握的航空母舰在数量上也超过了英美,在兵员素质上和飞机性能上也强于对手,但美国拼命建造埃塞克斯级的劲头让霍夫曼和海军高层很担心,情报机构搜集到的信息认为美国制定了每年开工18-20艘埃塞克斯级并同时建设60-80艘护航航母的计划,而日本新的造舰计划中也提出每年要建造8-10艘舰队航母。比较这两个造舰计划,霍夫曼认为美国能实现的可能性更大,因为他从另一个渠道得到了日本陆军对发展机甲力量的执着,他并不认为日本有能力和资源支撑如此庞大的造舰计划。

霍夫曼相信在轴心级推广后,集全欧洲之力再加日本在造船上是能够压倒英美的,但时机并不容易把握,可能会早,也可能会晚。更关键的问题是轴心海军分散在德意和日本两家之中,堀悌吉现在又麻烦缠身,未来前途很不明朗。

如果英美对自身力量和后续发展抱有强烈自信,现在他们就不会打一场轴心所期待的决战——不然,这次佛得角战役就不会发生,英美海军可直扑亚速尔,那样德国主力舰队就必须应战。

克兰克在一旁插话:“虽然可能没法促成决定性总决战,但我认为大规模的交战必须尽快进行,我军飞机性能优势恐怕维持不了太长时间,新的F6F-5舰载战斗机已略优于Bf-219C,而我们下一代舰载战斗机到目前还没法确定,虽然攻击机方面依然拥有显著优势,但战斗机环节落后的影响是全方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