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章 战争是政治的最高境界(下)(第2/3页)

冰岛上的敌军数量早就弄清楚了:6万不到一点的美军,2万出头的英军,另有大约400-500架飞机,有坦克但没有装甲师,有一点岸防工事但防御强度远不如挪威。1940年英国人只用了一个营就占领了冰岛给,后来才陆续增兵到2万多,美军1942年后登陆冰岛并逐步增兵,但最多也就是3个多师加一个驻军司令部,总兵力不到6万。

冰岛居民原属于丹麦,后在英美扶持下独立,整个冰岛总人口只有12万,成年男子不满4万,甚至不如英美驻军多,首都雷克雅未克集中了冰岛三分之一强的人口。

通过在冰岛上的间谍,霍夫曼还知道冰岛社会在英美军队入驻后发生重大变化,大批冰岛女性被美国的自由、开放所吸引,开始迷恋美国大兵,上演了各种各样的伦理与激情片段(战后构成冰岛特有的战情文学),英国占领冰岛近4年里,除俾斯麦号一炮击沉胡德号外,冰岛附近再未发生重大战事。换而言之,冰岛防务是松弛而脆弱的,军队他认为也强不到哪里去——都没打过仗!至于现在这种忙着谈情说爱的气氛只怕会将战斗力更降低一个档次。

隆美尔认为,如果冰岛真如情报显示那样是8万多兵力加4-5百架飞机,他希望第一波登陆的部队能有一支舰队、一个装甲师和一个装甲掷弹兵师,他会在3天内占领完整登陆场,如果第二阶段能再增援一个伞兵师,那就非常理想,一周保证解决问题;如果不给也没什么大不了,10天打平就是。

但霍夫曼给他准备了比他索要得还多的兵力:2个装甲师(1944型的装甲教导师和飞行堡垒装甲师),1个装甲掷弹兵师(1943型勃兰登堡特种装甲掷弹兵师),1个空降师(第22空降师),3个海军陆战旅(从印度战场撤回的部队)陆续到位,而且获得了优先整补的地位,甚至优先级比党卫军几个装甲师还高。

所有人都清楚,无论国防军还是武装党卫军凡是带字号的都是惹不起的部队,飞行堡垒装甲师从北非打到南非,战功赫赫,考虑其前身“赫尔曼·戈林”伞兵装甲旅的头衔,附带空降效果;勃兰登堡特种师除正常装甲掷弹兵技能外,附加渗透、破坏功能;至于装甲教导师,那更是从全国防军30个装甲师,24个独立重装甲营单位中抽出来的翘楚组合而成的。

看到这些兵力和配置,隆美尔心满意足地认为元首没哄自己——他确实在准备解决英国人,高高兴兴地以元帅军衔走马上任海豹集团军司令官。隆美尔元帅一直是集团军群司令官的待遇,手下指挥的兵力却从未超过一个集团军,好在部队个个都是王牌,想抱怨也找不到地方,最后连他自己都习惯了,自我解嘲兵不在多在精!

大家一致认为,如果是隆美尔统带登陆部队,海空军配合得力,拿下冰岛应该不成问题,麻烦在于美国舰队溜到了冰岛附近。如不打掉这支舰队,则登陆将是一种奢望,如要打掉,那就要让主力舰队冒险冲过去交手——很可能遭受英国与冰岛航空力量的夹击,万一舰队损失过大,登陆也会成为泡影。

所以这位置卡得颇让人骑虎难下、太难受了。

“必须想办法把这支舰队引出来,赶走也好、干掉也好,总之不能让其在冰岛附近破坏大局。”约德尔恶狠狠分析道,“最好能干掉,哪怕拼着损失1-2艘航母也值了。”

“怎么样才能调动这支舰队?”凯特尔问,“或者说,还有什么目标能让这支美国舰队抛下英国人不顾一切去救援?”

纽芬兰?

百慕大?

这两个目标倒够犀利,可惜同样要调用本方兵力执行任务,不足于压制美军舰队,而且这两处要地打了两次,美国人再没防备真是活见鬼了。

蔡茨勒皱着眉头道:“或者登陆的事先缓一缓?等高加索战事告一段落再来决定西线大局?或者干脆与日本协调好二次西征后再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