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章 美利坚的前途(8)(第2/3页)

他沉吟道:“对议和,阁下有什么想法?”

杜鲁门叹了口气:“巴西战役失败,使我们将德国势力遏制在南美中部的尝试失败了。史迪威、李奇微两位将军虽然接手了累西腓一线防务,但短期内他们不具备进攻能力,顶多只能与敌人形成对峙。”

杜威知道解决南美问题的关键在海军,没有制海权其他都是白瞎——偏偏大西洋舰队被敌人打残了,现在手上这点实力要到10月份才能拉出去使用,就算如期成军拉出去,从兵力对比上说也不是德军对手。

杜鲁门思考好一会道:“议和我认为有三个关键问题:第一,南美安排问题;第二,日德同盟问题;第三,南非问题,其他都是小节。”

杜威基本赞同杜鲁门的看法,想听听后的意见——不知道什么样的和平条件杜鲁门本人肯签。

“我个人的想法,在南美问题上,那个德意志美洲共和国只能捏着鼻子承认,巴西可能也需要分成南北两个——具体疆域再认真谈一次;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北巴西我们肯定要控制在手里,这是其一;

其二,日德同盟目前看来很难拆散,只能继续等待时机,可以不要求德国强行解除日德同盟,但至少要求德国保持局外中立,不对日本直接出售军事装备、工业设备和其他一切可用于军事目的的原材料;

其三,关于南非……”杜鲁门叹息了一声,“恐怕很难保住了。”

杜威知道非常困难,在南大西洋海战失败、大量德国潜艇涌入大西洋后,南非与美国间的大规模物资交流其实已经中断,虽然南非囤积的物资不少,兵力看上去也很可观,但一想到要和东线退下来的德国精兵良将对抗,所有人都没有信心。

根据美国掌握的情况,到8月中下旬,德国已从东线撤出至少2个集团军并往非洲方向投放,其中一个据说是拥有最新装备的党卫军装甲集团军(雷神之锤),另一个番号不详,也是征战多年的劲旅。同期还有一船又一船物资通过苏伊士往莫桑比克和马达加斯加方向投放——大部分都从欧洲输送过来。

只有基础油料不必走苏伊士运河,直接在伊朗阿巴丹炼油厂提炼后走印度洋到莫桑比克。美国人忧心忡忡地看着这一切,他们还不知道货物运输当中有一批船是当初英国主动交付给德国的货轮,如果知道,保证能把肺都气炸!

到9月下旬,据说德军至少已抽调了20万兵力和相应装备、物资,但后续仍在源源不断涌来,美国看得着急却毫无办法。病急乱投医的国务院甚至对葡萄牙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他们拒绝为德军军事行动提供方便。

里斯本当局的回答让华盛顿哭笑不得:“我们当然也不想,但看在上帝的份上,请告诉我们一个体面拒绝德国人而又不会挨揍的办法……”

按葡萄牙人的说法,这次行动是德、英、法、意四大国首次以欧洲联合部队名义展开的,虽然基本上都是德国部队,但至少还像模像样组建了联合部队指挥部,不但有英、法、意三国将领,还有英、法、意、荷的船队。

特别是英国,德国说得很明确,拿下南非后要给伦敦管理大部分领土(还有部分组建布尔人国家),英国当局为此一口气拿出了200万吨船舶吨位(全是租借法案提供的自由轮或胜利轮,美国人气得吐血),法国、意大利、荷兰也各有好处分享,3家拼拼凑凑大概拿出了150万吨船舶吨位,德国自己拿出了100万吨(运输船队主力要保障南美供应),一共450万吨。再加上伊朗、伊拉克、希腊、克罗地亚、埃及一帮忠心小弟踊跃贡献,500万吨船舶吨位终于抽调成功,就等装载物资往莫桑比克和马达加斯加堆了。

葡萄牙何德何能敢和4大国同时作对,活得不耐烦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