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昭和维新(6)(第2/3页)

“我也抱有同样的态度问他,他只回了一句:时不我待,再详细的就不愿意说了。”

科尔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说道:“我还听到一个流言……关于天皇和堀帅之间的,说两者之间目前存在重大分歧,极端时期,不排除皇位更迭,甚至继任者也传得有鼻子有眼,是雍仁宫亲王殿下。”

“这是广为流传的消息?”

“不是,一次酒会上有人喝醉了这么说,事后没人承认,也没有更多消息可以佐证。”

“继续查,看看几位亲王殿下对改革的态度,有些时候,并不需要他怎么想,只要有人认为他会怎么想就够了。”

这种打哑谜的方式让科尔顿时感觉愕然,不过仔细一想又觉得非常正确:外界都流传堀悌吉要搞政变不一定会实行,反而不太流传的消息可能是真的,在政治这个漩涡中,谁能说得清是是非非呢?

走的时候,科尔领到了新任务:

第一,在不破坏日德关系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延缓日美和平实现;

第二,打听日本北上的策略和步骤;

第三,跟踪日本政局变化并分析。

哪一个任务都不是轻松可以完成的,不过霍夫曼对科尔有信心,相信他能够完成自己的任务。

就在科尔向霍夫曼汇报之时,日本大本营陆海军4巨头也聚在一起商议。

作为陆海军一致的内阁,东久迩宫稔彦王虽然地位崇高又是皇族,但有些话不能当着他的面讲,因此4个人商议后决定避开他单独谈一谈,谈判重点是目前局势和下一步战略方向。

目前局势很古怪,明明剑拔弩张、杀气腾腾,连舰队和坦克都准备好了,但各大佬表面上还是一团和气,依然能从容不迫地坐下来喝酒。

刚坐下时,堀悌吉表态支持北上的举动曾被石原莞尔和多田骏指着鼻子骂了好一顿,倒不是他们认为自己可以在堀悌吉面前嚣张,而是当初堀悌吉反对北上和南下澳新,大本营意见都是一致的,现在时过境迁,堀悌吉为拉拢关东军表态同意,让石原和多田骏做了恶人,两人简直就要爆发了。

不过爆发归爆发,两人也不得不承认堀悌吉时机抓得好:现在夏威夷已下,庞大的兵力没有明确的作战目标,不想去进攻美国本土的话就只有北上了。

堀悌吉对此没有任何辩解,他知道陆军中枢是拿着他巡视四方、串联军头的行为怄气,只是不能明摆着说出来罢了,而他这种不解释的行为让石原莞尔和多田骏有一种无处下力的感觉。

山本五十六在旁边自在地喝着酒,他太清楚这位老同学的做法了:支持关东军北上只是一个由头,关键还在于日美和平、尽快把战争停下来。可惜美国人不解风情,到现在为止还不肯服软,气得大本营众人都是够呛,堀悌吉自己也表示难以理解,就美国目前这个处境,要打赢已完全不可能了,维持这个状态也要花钱、与日本谈和也要花钱,前者甚至花钱更多,为什么不答应?夏威夷又不是不还给美国。

吵吵闹闹之后总算是开始摊开来谈正事,堀悌吉首先就谈了他的感受,现在不但美国不上不下骑虎难下,日本何尝不是进退失据,他就感觉费神费力。

关于“仗打赢了怎么和”的问题一直是困扰日本政界的问题,在中国问题上已领教过一次了,现在美国身上又领教了一次,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在这一点上山本五十六看得比他清楚,翻着白眼道:“为什么?很简单的道理,这么重大的条件会被美国人视为奇耻大辱,谁来承担责任?”

“难道他们一点勇于牺牲的勇气都没有么?”多田骏也表示奇怪,换在日本,首相签个字,然后剖腹自杀就好了嘛。

“美国人不这么想……”

“换我也不这么想想。”石原莞尔道,“美国还有大量的实力没用出来,何必急着和平,继续打不就是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