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三桂啊,叔叔带你去看金鱼(第2/3页)

但吓唬一下还是必须的。

尽管不太想得罪人,但江应诏也知道自己得做做样子,当天晚上他就把最晚到达的五十多名士兵,直接绑在军营外抽了鞭子,然后全部撵了回去。

剩下的骑兵状态大变,一下子全都肃然起来。

第二天继续北上。

熊廷弼依然命令京营必须在天黑赶到中后所,然后他就带着亲兵径直走了,杨信和京营一起,包括陈于阶也依旧同行。

不过这一次京营明显开始拼命了。

他们一路狂奔到前屯卫,仅仅是略作休息喂饱了马,就在江应诏的催促下赶紧启程,硬是咬着牙坚持,最终在夕阳西下时候,完成了这趟一百二十里的急行军,看见了远处的中后所,这时候一些士兵已经在马背上摇摇晃晃,仿佛随时都可能坠落了……

“看看,这男人的毅力就像女人的沟一样,挤一挤总会有的。”

杨信笑着说。

“我倒是听那些传教士闲聊,他们说泰西的女人,都是以露沟为美,而且用类似咱们女人主腰一样的衣服把腰勒得喘不动气,再把上面顶出大半个。而下面裙子却用撑子尽可能撑起来,恍如倒扣的茶杯一样,帽子上还得装饰着艳丽的羽毛。甚至就连男人都是如此,而且无论男女都喜欢在身上缀满一种饰物,他们叫。”

陈于阶做思索状。

这家伙显然还没累着,虽然他经常口口声声说自己手无缚鸡之力,但就凭他带着雇佣兵追杀仇人的光辉历史,那也不是什么真正手无缚鸡之力的。

“蕾丝?”

杨信给他提示。

“对,就叫这个蕾丝,你为何笑得如此诡异?”

陈于阶说道。

很显然他不知道这个词在以后的特殊含义。

而杨信则保持着那笑容看着路边,这里看上去一片沃野,到处都是茁壮成长的庄稼,路边不少百姓在看着这支大军的经过。这里的居民全都是军户,不过看起来日子过得并不怎么样,这一带在目前是无法种水稻的,而小麦和其他杂粮产量有限。

辽东实际上全靠关内的粮食。

这里的情况和宣大一带差不多,本地有一定粮食出产,但却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必须依赖关内的补充,也就是那些粮商的运输,这样一旦年景不好粮价也会暴涨到一个夸张的数字。嘉靖年间最高纪录八两一石,可以说令人瞠目结舌,但同样也是这一带,在盐法没有崩坏的时候依靠着那些商屯,粮价低到比国家法定税银折粮还低一倍。

这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这就很值得推敲了。

“小朋友,你为何如此看我?”

杨信疑惑地看着路边,对一个默默盯着他的小男孩说道。

后者大概七八岁,身后跟着几个家奴。

他像个小大人一样上前,然后拱手作揖说道:“晚辈吴三桂,奉家父之命在此迎接陈博士及河间杨义士,不知二位可是?”

“呃?”

杨信愕然地看着他。

“鄙人太常寺博士陈于阶,这位是河间义士杨信,令尊是?”

陈于阶说道。

“家父讳襄,中后所籍武举人,已在家中设宴为诸位洗尘,只是正在陪熊经略无法分身,故此遣三桂兄弟二人在此迎候二位及江将军,适才家兄已陪江将军入城,还请二位随三桂屈尊一就!”

吴三桂说道。

“这孩子倒是聪慧!”

陈于阶笑着说道。

旁边杨信笑得更加诡异了。

的确聪慧,聪慧过头了!

不过这倒也很正常,吴襄这时候已经算地方土豪,吴家本身是贩马商人,后来落籍中后所,而且和李家关系密切,吴襄就是靠着巴结李成梁发家,中后所无非一个小军屯而已,他这种级别的就算豪强了。新的辽东经略到任,路过并下榻这里,他肯定要设宴招待一下的,而且不仅仅是他,下一站宁远还有另外一个同样的名人,祖大寿可是宁远的地方豪强,而且还是老牌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