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冰与火之歌(第2/3页)

这里的确曾经很繁华。

因为抚顺城同样是贸易枢纽,同建州的贸易基本上都在这里。

他们当晚留宿抚顺城。

第二天依然在下雪,西北风推着零落的雪花,在辽东大地上散播来自西伯利亚的严寒,昭示着这片土地正式迈入了寒冬。

好在雪并不大。

紧接着他们出抚顺城继续向前,疾驰半个时辰后到达终点。

横亘的辽东边墙再次出现在山林间,石头垒砌的城墙上,一座小城堡的废墟横陈在浑河北岸。

这就是抚顺关。

而眼前这道城墙外东南方的崇山峻岭,就是那个让大明朝刻骨铭心的名字。

萨尔浒。

他们一行紧接着进入被毁的抚顺关,踏着碎石和瓦砾走出了边墙,然后熊廷弼的几个亲兵拿出准备好的祭品,在浑河岸边对着萨尔浒的群山摆开,熊廷弼也换上了自己的朝服,开始祭奠前方山林中战死的英灵。在他身后两千京营骑兵列阵肃立,这些原本的废物们这时候已经真正有了几分精兵的样子,很显然他们这段跟着熊廷弼的日子并不轻松。

就在熊廷弼祭奠战死的英灵时候,杨信却带着一帮士兵钻进附近的山林。

当熊廷弼快要完成祭奠的时候,他又带着这些人钻出来,而且每人肩膀上都扛着一捆干枯的松树枝。

“拿着!”

杨信把一根手臂粗一米长的枯树枝递给江应诏。

“杨兄弟,这是作甚?”

江应诏愕然说道。

“从衣服上撕块布把上面包起来,看见那边马上的木桶吗?那桶里面都是油,去蘸一下再点着了,然后骑马渡过浑河到对岸山林,剩下的就不用兄弟我教你了吧?”

杨信说道。

江应诏笑着点了点头。

“来来,都过来,一人一根!”

然后杨信抱着一抱同样的枯树枝,对江应诏的那些亲兵喊道。

就在同时跟着他的那些士兵,同样抱着一捆捆这样的树枝,就像堵车的公路上兜售商品的小贩一样,在列阵的骑兵中分发着,而黄镇几个则解下马上驮着的一个个油桶,在浑河岸边排开。江应诏很快完成火把的制作,紧接着催马上前伸进油桶蘸了一下,然后拿出火折子点燃,后面他的那些亲兵纷纷伸过同样蘸了油的火把引燃,簇拥着他们的将军催马踏入枯水期的浑河。

然后更多骑兵同样点燃火把踏过浑河。

熊廷弼依然站在那里,丝毫没有管身后发生的这些。

在他脚下祭奠英灵的纸钱正在焚烧。

而最先踏上南岸的江应诏,指挥着他的亲兵在萨尔浒山下一字排开,紧接着他手中火把杵到了脚下厚厚堆积的松针中,饱含油脂的干枯松针和松塔,瞬间就被点燃,熊熊烈焰在飘零的雪花中骤然升起,在西北风的推动下转眼蔓延到一棵树下,在烈焰的舔卷中这棵松树的树皮和松脂立刻燃烧起来,仿佛有生命般急速向上蹿行,很快就沿着一根根树枝蔓延开。

接着燃烧的就是整个大树了。

“咱们这也算给杜松上坟了!”

江应诏饶有兴趣地说。

他眼前这棵松树已经变成了巨大的火炬,而西北风正推动着火焰迅速把前面更多的松树点燃。

而在他两旁越来越的士兵到达并向外排开,用手中刚刚制作出的火把点燃脚下的松针,烈焰瞬间吞噬山林,并且在山林中向前蔓延,很快一片火海就这样形成。冲天的烈焰和滚滚浓烟,在西北风的推动下急速向前,林中的野兽立刻跑出,惊恐地向前奔逃,但却无法逃过这人为的天灾,转眼就被烈焰吞噬,而这样烈焰继续一往无前。

天空中飘零的雪花和地上冲天的烈焰……

“这是冰与火之歌啊!”

杨信惊叹道。

而这时候他正带着一堆骑兵沿着浑河向前狂奔。

“你真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