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九章 下西洋(第2/3页)

可他们献不上啊!

这本书最多也就是个参考价值。

目前已经完全熟悉了苏钢技术的皇帝,哪还看得上这些连焦炭都不懂的东西。

实际上欧洲现在连煤炭冶铁也刚刚会,英国第一个用煤炭炼铁的专利是三年前发的,不过他们所用的煤属于低硫煤,但即便如此,煤炭冶炼的生铁因为含硫问题依然不受欢迎。

“至于汤若望,臣倒是有个想法,咱们是不是可以派几艘船去欧洲,说到底这些年只有欧洲船只到咱们这边,却没有咱们的船到欧洲终究不行,而且据臣所知,就连倭国人也已经远航欧洲。”

杨信说道。

日本第一艘到达欧洲的是伊达丸。

仙台藩的伊达政宗建造,他的家臣支仓常长带着一百八十人,连同一个传教士和少量葡萄牙人,从仙台起航三个月后到达阿卡普尔科,停留两个半月后,航行四个月到达西班牙,不过紧接着德川政府就开始清理传教士,之后又经历天草之乱开始锁国,倭国的航海时代刚刚开始就落幕。实际上这时候已经开始,带着伊达丸号去欧洲的那个传教士,刚刚在长崎被烧死,不过这并不妨碍大明也派艘船去欧洲。

不用走美洲航线。

先航行到印度果阿,然后和葡萄牙海船一起就行了。

汤若望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确保这支使团顺利到达欧洲,并且带着他们去所有想去的国家。

“兄是想让汤若望带领?”

天启说道。

“对,而且不仅仅是要让汤若望带领,船员也要挑选那些信他们的,这样的航程得持续至少两年,没有坚定的意志是肯定不行,陛下可以放出口风,说是要派人去欧洲考察,再决定对传教士的态度。陛下也知道,朝廷大臣里面还有几个信他们的,比如徐尚书,还有罢官回籍的前南京太仆寺卿李之藻,陛下可任命李之藻为钦差,臣的造船厂正好造完了四艘战列舰,给他们接着建造三艘专门的远洋海船。

从江浙雇佣一批信他们那些的人做水手。

让汤若望带队前往欧洲。

今年秋天就可以从广州起航,估计明年年初就能到达,但不能让他们只到葡萄牙或者西班牙,而是必须得航行到丹麦或者瑞典,然后从那里用携带的丝绸和瓷器换铜。

估计明年年底他们就能返航,后年秋天前就能回国。”

杨信说道。

“可他们去这一趟有何用处?”

天启疑惑地说道。

他知道杨信是坚定地反传教士派。

“很简单,让他们看看真实的欧洲。

陛下,徐尚书这些人信他们那些,只是因为不知道真实的欧洲,而他们了解到的欧洲就是这些人说的,而这些人自然会尽情美化他们的一切,但事实上利玛窦对欧洲人所说的,却是把我们描绘为他们梦寐以求的繁荣富庶。

事实也的确如此。

这时候的欧洲绝大多数地方都很穷,我们吃着米饭馒头,他们吃的是掺了近半锯末子的黑面包,硬到可以砸死人。

我们穿的绝大多数是棉布甚至丝绸。

他们穿的绝大多数是麻。

我们吃饭用瓷器,他们用陶,我们的茶叶在他们那里是公主陪嫁的珍宝,我们这里廉价的白糖,在他们那里需要到药铺购买,属于给病人吃了安慰他让他能够死的幸福一点的东西。我不认为那些信奉他们那套的人,在看了这样的欧洲后还会坚定信仰,另外一定要让他们去法国,让他们去看看那些一辈子不洗澡而且随地大小便的贵族们。

还得去荷兰。

德意志就别去了,那里正杀得恍如永嘉之乱时候的北方,但可以走海路北上去瑞典。

我们需要和瑞典成为朋友。”

杨信说道。

“这个国家很特别?”

天启说道。

“陛下,我们未来在陆地上主要的敌人就是俄国,他们是目前欧洲唯一从陆地上向东方扩张的,已经到北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