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一章 继续摊牌(第2/3页)

杨信说道。

说完他就那么昂然地走了。

后面老家伙们面面相觑。

“诸位,我们都老了,管不了那么多了,至于别人的事情,就让他们自求多福去吧。”

方从哲叹了口气说道。

然后他也走了。

事实上这些老家伙也都只是象征性挣扎一下,事情闹到如此地步,已经不是朝廷党争能解决的,文震孟这些人身后,是已经忍无可忍的江浙士绅,他们已经对天启动了杀机,而且现在他们手中也有武力。同样天启也被激怒,需要让他们明白这天下谁才是说了算的,所以接下来江南士绅的应对才是关键,他们屈服就忍了,他们不屈服就反抗。

那他们是屈服呢还是……

还是被杨信打到他们屈服呢?

朱国祯和顾秉谦不由得相视苦笑。

杨信没兴趣管他们了,他直接走西安门进宫,天启依然在科学院,而且皇后殿下也在,从张嫣那掩饰不住的得意表情,可以确定客氏彻底完了。

“陛下!”

杨信上前说道。

皇帝陛下默默点了点头,然后杨信很自然地和他一起工作。

实际上就是把一堆刚刚加工出来的零件,组装成第一台蒸汽机,不过这时候只有部分零件制造出来,所以这台蒸汽机估计还得半年,这时候大致完成的只有汽缸,剩下都在这座科学院一个个下属作坊制造,而且都是大明能搜集的最好工匠,所以质量上还是可以保证。

“陛下,臣还有两个提议。”

杨信说道。

“说。”

天启说道。

“第一,在皇城周围架一圈新式煤油反射灯,也就是用大型煤油灯,里面加上弧形的反射镜,可以三百六十度旋转,而且有一定俯仰角度,这样夜晚任何试图潜入皇城的都无所遁形。”

杨信说道。

这个没什么大不了的,十八世纪巴黎就大量使用反射油灯当街道照明。

而那时候法国人还在用植物油,他现在有更亮的煤油,完全可以让皇城的城墙上架一圈反射灯,这个照明效率比灯笼强多了,而且也不需要考虑现在那些煤油有臭味。里面装上一个弧面镜子,大致上也就有了射灯的效果,有这个足够对整个皇城实现夜晚监控,这样就不用担心潜入,这一点也得小心,对于熟悉环境的人来说,爬城墙真的没什么难度。

咱大清时候因为酒税重,崇文门外的酒贩子背着猪尿泡装的酒,把爬城墙走私当成一项兴旺发达的产业。

皇城城墙更矮。

天启默默点了点头。

“第二,在皇城周围设立监听站,向地下挖出地窖,让磁窑烧制一种喇叭形状的大缸,安置在里面对着土层,后面接上铜管,并连接到士兵的值房,这样不用非得在地下,坐在值房里面就能听到地下的声音,而且不用紧贴着。”

杨信说道。

天网有了,地下监听网也得有。

过去的瓮听最大问题,在于那些士兵根本不会进去听,尤其是这种冬天谁会傻到一直躲在里面,而且效率也很低,但这种大型的集音装置,然后配上铜管传导就很管用了。声音在地下传导本来就强,喇叭口收集,铜管传到地面的小喇叭口放出,监听的士兵坐在房里烤着火,只要不睡着了都能听到,可以说以后谁敢挖地道,不用靠近城墙就能被听到。

这就可以了。

上面下面完成全面监控。

皇城这一圈城墙绝对没有潜越的可能。

而天启一向不喜欢出去,他这种性格像极了万历,甚至就连一些祭祀之类也是交给大臣代替,这样他在外面遇刺的可能性极低,毕竟就算他出去,也都是突然有事去医院,而且通常很快就返回,别人想动手也来不及布置。

这样剩下就是他的饮食上了,这个问题也没什么,他只要不是生病服药让人有机可趁就行,他服药也都是医院开的,实际上他也很少生病,皇帝陛下现在就喜欢拿显微镜看他身边的细菌,然后研究怎么把这东西弄死。连上完厕所立刻洗手都已经成习惯了,同样除非特殊的阴雨天,每天全身衣服都得换一遍,而且必须是在紫外线下长期曝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