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相遇(第2/3页)

李知诰出任都防御使之后,着力打压地方豪户、与民生休养、减轻底层贫民所受到的压榨,她也是劝吕轻侠一力支持。

即便不算朝中的权势、影响力,目前看来,襄北都防御府控制五个州、丁口不足八十万、正卒近五万人,比棠邑制置府所控制的三个州、六十万左右的丁口、三万正卒,怎么都要强出一截,但姚惜水心里清楚襄北已经处于劣势了。

棠邑编水军仅四千余卒,看似规模不大,但韩谦控制之下的赤山会,拥有大小商货船三百余艘,又借叙州、棠邑出产的布铁茶药桐油瓷器等大宗物资贸易,触手伸入大楚各个州县,雇佣船工水手五千余人皆是左广德军旧部,实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半武装势力。

因为棠邑有着相对宽裕的财力,即便淮东、寿王府警惕起来,但已不能阻止韩谦动用钱粮在棠邑境内开垦新田、建造屋舍,以远远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给江南失地或少地的民户、流民。

而有赤山会暗中相助,甚至能直接绕过州县的监管,直接运送底层贫民及奴婢迁入棠邑,普通的州县即便察觉到,但谁会阻挠权势薰天的韩家及黔阳侯府?

虽然没有去年那么夸张,但棠邑每个月大约都有两三千的新增人口。

就这一点,襄北就远远不能相提并论。

为宫中供应织品及绸缎以及从地方征缴织造贡品,并有替慈寿宫监听天下之权的织造局,作为内侍省八局之一,自然要比都没有正式地位的赤山会,拥有更大的权势。

而姚惜水、春十三娘作为织造使、副使,领授正四品及从四品的官衔,奉太后懿旨行事,权位在地方州刺史之上。

不过,织造局在皇城之外仅有二三百人可用,主要还要用于刺探各地的情报,没有能力大规模帮襄北招揽流民。

而襄北诸州,目前所能挤出来的每一枚铜钱、每一粒米粮,都要用在提高将卒兵甲武备之上,也没有余力更大规模的开垦荒地、建造屯寨。

说起来也悲哀,她们过去一年,甚至不得不挤出有限的钱粮,从赤山会购入十数万布匹的棉布、上百万斤的皮棉,以改善左龙雀军、左武卫军、左神武军近五万将卒的兵服寒衣,以提升兵马在寒冷季节的野战能力。

这次河朔大乱、梁国惊扰,或许是目前他们能一举压制棠邑,再次获得优势的最大良机吧?

只是他们要怎样才能更好的抓住这次机遇,而不叫棠邑渔翁得利?

想到这里,姚惜水就头痛万分。

乌金岭一役之后,织造局就派出更多的精锐探子,扮作猎户、药农,潜入淮阳山深处。

去年冬季到这时,棠邑军在白水河、灌河、白鹭河等水系的上游河谷发动底层贫民四处搞暴动,以及在白水河及燕子河上游河谷之间开辟栈道等事,他们也是一清二楚,但棠邑军山地作战以及平动贫民暴动的能耐太强了。

不要说他们十数名精锐探子了,即便寿州军早有觉察,但在大雪封山的寒冬,也拿棠邑军没辙。

一旦梁军在北线受重挫或形势逆改,迫使寿州军不得不再次收缩防线,怎么看都是棠邑军顺势出淮阳山,更有地利上的优势。

要怎么才能转移韩谦这厮的注意力?

姚惜水一时候也没有好计可想,心想见过大哥后,或许他们会有好的想法吧?

……

……

姚惜水她们刚进灵山大营,车马队还没有到牙帐,隔着车窗就见冯翊鬼头鬼脑的看过来,秀眉微蹙,问李碛:“他怎么在这里?”

李碛此前被李知诰派到礼山县公干,正好姚惜水、春十三娘过来,便与她们同行,离开灵山大营有两三天了,却不知道冯翊此时会在这里。

看到姚惜水从马车里露出半张花容娇媚的美脸来,冯翊涎脸迎过来,揖礼道:“姚织造姚大人,有好一阵子没见了,可是叫冯翊想念得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