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五章 西征(二)(第3/5页)

“好!”

卢泽、杨穆所率的二百骑兵,随同冯翊从洛阳赶来,可以说是冯翊的扈兵,李知诰不会主动用这两百骑兵冲锋陷阵,但卢泽主动请战,也不会拒绝。

毕竟这两百精锐骑兵的战斗力,在这时候不容小窥。

商议好具体埋伏作战的细节,李知诰便遣张松先率部赶往梁峡准备战事。

接着李知诰又下令将之前两战的俘兵都押过来,除了侯氏所部俘兵外,他与冯翊决定将其他诸部俘兵都放走,甚至还亲手奉上一堆珠宝美玉,让他们带回部族以示拉拢之意。

冯翊见李知诰都不担心在上梁峡伏击敌援的消息提前走漏,他自然也不反对,再说,他们此时已经进入成州境内,在犀牛江北岸的一举一动,都瞒不过附近的部族,现在张松率部提前进入上梁峡做部署,稍有军事常识者便能想明白他们的用意是什么。

现在就看这些部族会不会审时度势了。

再说了,即便有个别部族铁心投向蒙兀人,决意将他们在上梁峡伏击敌援的计划泄漏给天水守军,这也只会拖慢天水守军南下增援的速度。

这不仅能使他们有更充足的时间在上梁峡修筑防御工事,也令他们有时间等后续的兵马进入成州。

而他们最终的目的,是要收服成州的部族及汉民,而非歼灭成州的大小地方势力。

……

……

侯莫接受蒙兀人的封赏,除了贪图蒙兀使臣送来的金银珠宝外,更多的还是想借蒙兀人的名义统治这些年四分五裂的成州,此时多少可以说是骑虎难下,但其他部族看到梁州军西进之势如洪水滔涌,心惊骇然之余,几乎都不约而同选择观望。

三天后,天水守将袁寿亲率三千兵马增援成州,抵达上梁峡。

此时邓泰所率领的后军主力还在半路上,但成州的诸羌部族选择观望,即便接受蒙兀人任命担任成州刺史的侯莫也是率侯氏族兵紧守上禄城,没有出兵参战。

李知诰亲自率兵马在上梁峡西峡口挖堑壕、筑护墙,抵御敌军进攻。

敌军强攻两天没能拿下上梁峡,就想着退回到西面的方冢山休整。

趁敌军萌生退意西撤,卢泽亲率两百精锐骑兵从北面提前四天埋伏下来的隘谷之中冲出,像一把锋利无比的尖刀,从侧翼狠狠的刺入敌阵。

袁寿所率的三千人马,皆是马步兵,赶到上梁峡时,将马匹归拢到一起,三千多兵卒都下马结成诸多阵列,轮番上阵进攻防守上梁峡的梁州军,完全没有意识到北面的隘谷里藏有伏兵。

见强攻无果,手下将卒伤亡颇巨,袁寿决定暂时收兵西撤。

他这时候除了留一部兵马,在上梁峡西口口封堵梁州军反击外,其他兵卒都需要重新取回军马才能快速西撤,内中的散乱、无序也可见一斑。

卢泽率部杀出,敌军虽然也提前警觉,在侧翼组织了两百多刀盾兵拦截,但面对近距离能射穿木盾的强弩、挥舞的战戟长刀,两百多马盾兵没有抵挡住半盏茶的工夫,就被杀得大溃。

敌军就惊慌起来,小股骁勇敢战的兵卒没有办法拦截住卢泽他们,卢泽专门盯住敌军主将袁寿的将旗,在敌阵纵深处横冲直撞。

李知诰这时候也率前锋主力越过战壕杀出。

敌将袁寿没能支撑多久,看形势无望挽回,在扈骑的簇拥仓皇逃走,剩下的蜀兵就彻底崩溃,要么跪地投降,要么被弓弩矛戟无情的射杀、斩杀。

待到黄昏之时,李知诰将兵马收回到上梁峡之中,他们已经斩杀上千蜀兵、俘掳九百多名蜀兵,梁州军与洛阳骑兵两天伤亡加起来还不到五百人。

要不是后军主力走犀牛道缓慢,大宗辎重物资还要更滞后一些,他们又没有足够的军马,他们趁敌兵大溃顺势杀往天水,夺下秦州大部,将王孝先所部彻底封锁在陇山以东,也不是不能想象的事情。